【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1) 台南市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7.26
629觀看次
字級
台南市武廟 教別:儒教 祭神:文衡帝君、註生娘娘、周倉、關平、觀音佛祖、十八羅漢、三界大帝 創立:清康熙29年 建廟緣由:鄭成功之子鄭經於承天府(今台南市)建文、武、真武、城隍諸廟,武廟即今日之祀典武廟。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市五妃廟之祭神五妃像 教別:儒教 祭神:寧靖王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 創立:清乾隆41年 建廟緣由:「五妃」是指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是當代情侶夫妻為求忠貞而祭拜的廟宇。墓旁有一小祠為義靈君墓,係當年殉死二侍宦埋骨之處。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嘉南古廟1930年代:珍貴歷史圖像全紀錄》 定價3800元 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讀者 請向新世語文化洽購 電話:02-23684364 電子郵件: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市開元寺 教別:佛教 祭神:伽藍爺、唏鄭將君、咳陳將軍、彌勒菩薩、四天王、韋馱爺、關帝爺、釋迦牟尼佛、十八羅漢、文朱公、註生娘娘 創立:清康熙15年 建廟緣由:開元寺的前身為延平王鄭經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康熙29年(1690),台灣鎮總兵王化行與台灣兵備道王效宗循唐玄宗開元年間之例,命名為「開元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市法華寺 教別:佛教 祭神:準提菩薩、觀音菩薩、十八羅漢、註生娘娘、伽藍爺、四大天王、達摩、火德星君、韋馱爺、釋迦牟尼佛 創立:清康熙年間 建廟緣由:該寺前身原為明鄭時期隨鄭經來台逸士李茂春住所。進入清治時期後,台灣知府蔣毓英集資在此建佛寺,供奉如來佛,並將寺名改為法華寺。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市孔子廟 教別:儒教 祭神:孔子 創立:明永曆20年 建廟緣由:台灣最早的文廟,清領初期曾是全台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而稱「全台首學」。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市竹溪寺 教別:佛教 祭神:三世尊、達摩、準提佛母、註生娘娘、十八羅漢、關帝爺 創立:清康熙48年 建廟緣由:為台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也是台南四大古剎之一。日據時期西來庵事件發生後,台南西來庵雖然遭到拆毀,但原本在庵內供奉的五福王爺神像被寺僧帶到寺中供奉。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台南市孔子廟

教別:儒教

祭神:孔子

創立:明永曆20年

建廟緣由:台灣最早的文廟,清領初期曾是全台童生唯一入學之所,因而稱「全台首學」。



台南市五妃廟之祭神五妃像

教別:儒教

祭神:寧靖王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

創立:清乾隆41年

建廟緣由:「五妃」是指明寧靖王朱術桂從死之五位妃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及荷姐,是當代情侶夫妻為求忠貞而祭拜的廟宇。墓旁有一小祠為義靈君墓,係當年殉死二侍宦埋骨之處。



台南市竹溪寺

教別:佛教

祭神:三世尊、達摩、準提佛母、註生娘娘、十八羅漢、關帝爺

創立:清康熙48年

建廟緣由:為台灣府城七寺八廟之一,也是台南四大古剎之一。日據時期西來庵事件發生後,台南西來庵雖然遭到拆毀,但原本在庵內供奉的五福王爺神像被寺僧帶到寺中供奉。



台南市開元寺

教別:佛教

祭神:伽藍爺、唏鄭將君、咳陳將軍、彌勒菩薩、四天王、韋馱爺、關帝爺、釋迦牟尼佛、十八羅漢、文朱公、註生娘娘

創立:清康熙15年

建廟緣由:開元寺的前身為延平王鄭經奉養其母董太妃而建的「北園別館」,康熙29年(1690),台灣鎮總兵王化行與台灣兵備道王效宗循唐玄宗開元年間之例,命名為「開元寺」。



台南市法華寺

教別:佛教

祭神:準提菩薩、觀音菩薩、十八羅漢、註生娘娘、伽藍爺、四大天王、達摩、火德星君、韋馱爺、釋迦牟尼佛

創立:清康熙年間

建廟緣由:該寺前身原為明鄭時期隨鄭經來台逸士李茂春住所。進入清治時期後,台灣知府蔣毓英集資在此建佛寺,供奉如來佛,並將寺名改為法華寺。



台南市武廟

教別:儒教

祭神:文衡帝君、註生娘娘、周倉、關平、觀音佛祖、十八羅漢、三界大帝

創立:清康熙29年

建廟緣由:鄭成功之子鄭經於承天府(今台南市)建文、武、真武、城隍諸廟,武廟即今日之祀典武廟。



《嘉南古廟1930年代:珍貴歷史圖像全紀錄》

定價3800元

讀友優惠價2800元

有興趣的讀者

請向新世語文化洽購

電話:02-23684364

電子郵件:shu4364@ms62.hinet.net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