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十八歲女高中生偶爾戴著隱形眼鏡入睡,加上隱形眼鏡的保養方式不當,懶得搓揉洗淨,鏡片儲存盒也沒有定時清潔,以致產生了細菌性角膜潰瘍,視力只剩下零點一,最後經角膜移植才挽救視力。醫師在鏡片盒上篩檢出綠膿桿菌,找出了元兇。
根據一項針對台灣、澳洲、香港、中國與南韓等七個亞太地區國家,共三百五十位眼科醫師以及驗光人員所做的「隱形眼鏡認知保養調查」發現,有超過五成民眾保養隱形眼鏡不當,甚至有高達七成沒有每天清潔儲存盒。
馬偕紀念醫院總院眼科主任鄭惠川表示,不潔的鏡片儲存盒是造成眼鏡感染的主因。這名女高中生因配戴隱形眼鏡不當,角膜長期缺氧破皮,角膜細胞缺損,加上感染鏡片盒的綠膿桿菌,細菌經由破損的角膜傷口侵入眼球,造成眼睛發癢、紅腫,視力模糊。盡管接受治療,但角膜還是留下了疤痕,就像是透明的玻璃被刮花了,視力只剩下零點一,眼前一片模糊,只能接受角膜移植來挽救視力。
雖然對於工作忙碌的上班族來說,免搓揉隱形眼鏡藥水確實相當方便,但臨床顯示,搓揉及沖洗兩個步驟可以清除隱形眼鏡上近九成九微生物。
耕莘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楊熹明提醒,在使用隱形眼鏡藥水消毒鏡片之前,搓揉隱形眼鏡正反兩面各十秒,且一定要定期清洗鏡片盒,並三個月更換一次,這樣才能減少隱形眼鏡上微生物的孳生,降低眼睛感染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