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機師 鏡頭追逐狂風雷雲

 |2024.07.24
311觀看次
字級
暴雨席捲城市 厄瓜多機師兼風暴攝影師博爾哈,全球旅行中拍下許多震撼的暴風畫面。圖/取自IG@santiagoborja
雷霆萬鈞 厄瓜多機師兼風暴攝影師博爾哈,全球旅行中拍下許多震撼的暴風畫面。圖/取自IG@santiagoborja
突破天空 厄瓜多機師兼風暴攝影師博爾哈,全球旅行中拍下許多震撼的暴風畫面。圖/取自IG@santiagoborja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今、明兩天面臨中颱凱米來襲,各縣市政府無不繃緊神經,嚴陣以待,就怕暴風圈帶來災情。然而來自厄瓜多的機師兼風暴攝影師博爾哈(Santiago Borja),一旦聽聞風暴即將來臨,卻是相當興奮,他在全球旅行中,透過高達4萬英尺(約1.2萬公尺)的飛機窗戶,以鏡頭捕捉到許多太平洋低氣壓、積雨雲和強大閃電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景觀,讓人一睹暴風圈瑰麗壯闊的影像。

博爾哈說:「只要我們了解大自然並永遠不要低估它的力量,我們就可以在欣賞風景的同時安全地探索它的特徵。」

博爾哈曾是一名電腦工程師,目前為厄瓜多一家大型航空公司駕駛波音767飛機。在成為風暴攝影師之前,博爾哈只將攝影作為他的業餘興趣,起初他使用的是從父親那裡繼承下來的舊膠捲相機,後來才換成數位單眼相機。

積雨雲似核爆  震撼人心  

他說:「風暴讓我十分著迷,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抓拍到如此美麗且令人驚歎的自然現象,我嘗試了不同的拍攝環境和技術,最後終於想出一種在飛機上持續拍攝風暴的方法。」

博爾哈駕駛的波音767的飛行高度,通常在3萬~4萬英尺(約9100公尺~1.2萬公尺),因此經常會遇到強度不同的積雨雲。甚至幾乎每次飛行,他周圍都會出現中等強度的風暴。博爾哈表示,某次他飛行在哥倫比亞亞馬遜上空,一道閃電劃破厚重的積雨雲,緊接著是震耳欲聾的驚雷,眼前畫面就如同核爆一般震撼。

作為一名航空公司的機師,博爾哈無法改變航線,但他會盡力抓住各種機會拍攝出好的照片,「如果飛機距離風暴或雲系太近,湍流、雲層就會遮擋住鏡頭,變得無法拍攝」,他說:「我需要在空氣相對平靜的時候才能拍攝到這些風暴。」

從他的相片作品可見,白色雲團構造鮮明,下方風起雲湧,動感十足,上方則發展成一片片長雲,相當靜態,形成強烈對比。博爾哈表示,閃電光來得太快,很難捕捉,而且在機艙拍照會受艙內燈光影響,並不容易。

至於要如何一邊飛行一邊拍攝照片?他回答,由於他經常跨大西洋航線飛行,因此飛機由包括他在內的4名機師輪流駕駛,這意味著每趟航班他會有4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可用於睡覺與拍照。

博爾哈表示,他最自豪的成就是2016年在太平洋上空拍攝的名為〈太平洋風暴〉(Pacific Storm)的一幅作品。同年,這張照片在國家地理全球攝影大賽中獲得第3名的好成績,並被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廣泛觀看,「透過與所有對這張照片感興趣的人交談,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氣象學與科學的知識」。

攝影界新寵兒 吸13萬粉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成功還讓他出版攝影畫冊——《#風暴機師》(#The Storm Pilot)。他說,風暴攝影「需要很大的運氣和反覆試驗」。由於駕駛艙四周都是品質極高的玻璃窗,它們不會產生太多眩光,這對他來說是一個優勢。

即便已經在攝影界闖出名堂,他仍時不時在IG平台上分享暴風、雷雲等空拍作品,如今累積13.3萬名粉絲追蹤。透過與世界分享他的壯觀照片,他希望人們能享受大自然提供的一切,博爾哈說:「我們愈來愈普遍地生活在人造建築及人造環境,因此常常忘記抬頭欣賞大自然免費賜予我們的壯麗景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