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這一「班」人好有才

文/黃羿瓅 |2024.07.22
332觀看次
字級

文/黃羿瓅

東漢文學家、歷史學家班固,只是續寫過世父親未完成的書,就被押到京城等候判刑,還得要弟弟出面營救。其父究竟寫了什麼不得了的禁書?

班固的父親班彪為東漢初期史學家,從輔佐大將軍竇融,到受漢光武帝劉秀提拔任官,都未曾忘情文史。班彪的姑姑則是漢成帝的嬪妃班婕妤,乃西漢少數的女性知識分子。班彪曾因病退職,專心於史籍編纂;再復出時,對朝庭政策貢獻良多,尤其是光武帝對北方外族的軍事外交策略。

班固由班彪親授讀書識字,少時便是神童,十六歲選入太學,博覽群書。班彪去世後,班固自太學返家服喪,發現父親所著數十篇《續史記》遺稿,決定接續撰寫《漢書》,並更改西漢《史記》體例,廢除了「世家」。然而隨即被告發「私修國史」、詆毀皇帝,因此被抓。

其弟班超於是上書皇帝,解釋班固修史書乃欲「頌揚漢德」,使人觀古鑑今獲取教訓。當時的皇帝是「明章之治」的漢明帝,不但無罪開釋了班固,還給予並不富裕的班家些許金錢以續編史書,並提拔他擔任管理中央典籍的蘭台令史;至漢章帝,任班固為玄武司馬。

班固深受儒家思想影響,章句典雅有文采,是東漢著名辭賦家之一,著有〈兩都賦〉等。漢和帝時,因大將軍竇憲大破匈奴,特命班固撰文歌頌紀念,誰知道晚年竟受竇憲牽連,不但被罷官且身陷囹圄,六十一歲即於獄中逝世。

至於當年拯救大哥的班超,為人不修小節,孝順有口才,又有大志向。其兄被召入京城為官時,他便與母親隨之遷居洛陽,為官府抄寫書籍,賺取微薄薪資。根據《東觀漢記》記載,有一天班超對抄書感到厭煩,丟下筆感嘆:「大丈夫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乎!」此即成語「投筆從戎」的由來。

立大志後,班超果然從軍,隨竇固出擊匈奴,建立了許多戰功。之後竇固派遣他出使西域,訪鄯善國等諸多外族,遭遇不少凶險,並在征戰中留下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名句。班超的智勇與軍事才能顯現無遺,獲得皇帝與竇固賞識,自明帝時出使西域,平服五十多國,悉歸順於漢,威震西域,獲封西域都護,後又以功高封為「定遠侯」。

班超在西域超過三十年,善用武力與外交手段鎮撫各國,再現了一百年前的漢室輝煌,因此皇帝一直不讓他回返中原。班超年老思鄉,不僅自己上書漢和帝,還有個才女妹妹班昭也上書為他請求,才終於感動皇帝召其回京。然而一個月後,他即因病逝世。

為兄請命的班昭,也是一號人物。班昭亦善文章,夫君早逝,仍恪守婦規。當年班固去世,所著《漢書》中有「八表」及〈天文志〉未完成,漢和帝便命班昭進東觀藏書閣續寫,她因此成為中國第一位女性歷史學家;又多次被召入宮為皇后、貴人之師,鄧太后臨政時,還特別喜愛詢問班昭意見。

這一「班」人真的好有才吧?又超有愛,一生都在為國家、為歷史奉獻。故在文武領域裡,被分稱兩個「三班」:班彪、班固、班昭(班超),可謂一門光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