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中央19日召開發布會,介紹和解讀三中全會精神,指全會通過的《決定》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措施,明確重要立法任務為制定《民營經濟促進法》、《金融法》、《反跨境腐敗法》等,強調建構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同日,大陸官方發布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日前主持召開與黨外人士座談會講話,表示要突出經濟體制,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與結構矛盾。
中共三中全會15至18日在北京召開,19日發布重要成果,就是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唐方裕說,《決定》共提出300多項重要改革措施,有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有根據實踐需要和試點探索新提出的。
據大陸官媒的「權威解讀」較受到關注的改革措施有,展開大陸國有經濟增加值核算,推動能源、鐵路等產業市場化改革,支持民營企業主導國家重大技術攻關任務等 。
三中全會閉幕後,歐美主流媒體分析,受經濟困境影響,垂頭喪氣的大陸投資者一直等待積極信號,但會後發布的公報僅有打著中共口號、語焉不詳的方案,雖對經濟問題略有著墨,也提出內容廣泛的政治及經濟目標,但根本未深究或推出任何具體對策。
美國之音援引澳洲蒙納許大學商學院教授史鶴凌指出,公報像是一篇「哲學文章」,空泛且老調重彈,完全未對大陸現在面對的經濟問題做宏觀方面的調整,直言通篇內容「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