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集2轉3加3 農業部出招顧稻農

 |2024.07.12
529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近期朝野因為公糧收購價吵翻天,在野提案公糧收購價提高8元逕付二讀,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昨天進入朝野協商。但農業部反對提高公糧收購價,並提出「1集、2轉、3加3」策略,以提高整體市場榖價為目標來提升農民收益,預估經費約20多億,也指出提高公糧收購價,恐導致其他產業預算被排擠、進口米搶市等隱憂。經濟學者指出,台灣公糧近年已爆倉,應加強行銷手法增加去化。

官員示警 恐收購更多劣質米 

農業部長陳駿季表示,部分立委提案公糧收購價格調漲8元,整地、秧苗、肥料、農藥、地租等產業鏈生產成本,都會因公糧收購價格提高而調漲,農民收益反而會被稀釋。

此外,公糧收購價格調漲後,也可能收購更多品質不佳的稻米,許多好吃的進口米,確實可能和國產米搶市,也會排擠其他農產業的預算而影響其發展。

根據農業部精算,全年稻米生產量約140萬公噸糙米,消費量約120萬公噸糙米,超產約20萬公噸,明顯供過於求;若公糧收購價增加8元,稻面積預估將從目前24萬公頃增加至27萬公頃,所需收購經費194.6億元,每年至少增加113億元。

農業部推出「1集、2轉、3加3」的策略,「1集」為精進稻米產銷契作集團產區,引導農民加入集團產區促使契作價格提高;「2轉」為引導特定區位內的第1期作原種稻面積,轉為種植旱作雜糧紓緩用水壓力;「3加3」為提高水稻收入保險優質加強型目標價格,增加對種植優質稻米的農民收益保障,促進稻米產業升級提升消費拉力,以及開發多元米糧加工品並外銷,引導糧商提高收購價格購買所需自營糧,也實質提高民糧價格。

農民表示,因應生產成本的提高,公糧價格勢必要調漲。專家表示,大區輪作和休耕減產的效果非常差,食農教育、出口、米製品加工都是增加國產米消費量的方法。

學者呼籲 師法日本食農教育

由於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國內近年稻米生產供過於求,根據統計,國人每人每年食米量約42公斤,續創歷史新低,消費量也逐年下降。經濟學者指出,日本在米食的食農教育做得相當成功,翻轉國人食米量的成果,值得我國學習。

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祕書長曾志超表示,日本透過食農教育,讓國民從小就了解米的好處,並大量開發不同的米食,也翻轉一些錯誤的飲食觀念,慢慢的也讓食米量有所回升,這放眼全球都是相當少見的。

曾志超指出,為了讓國人能多吃一口米,日本政府下足了工夫,營養午餐部分,透過開發新的菜單,讓米食成為學童從小的飲食常態,也在各種平台宣導本土的優質稻米,並推出無麩質米粉的國家認證做法。

農糧署表示,國內提升食米消費量主要措施包含以分齡、分眾原則針對不同族群推動食米教育;另透過體驗遊程,深化對米食文化認同感,養成以米為主食的飲食習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