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書變3D童話 療癒心靈

 |2024.07.03
500觀看次
字級
打開歐茲曼的書,觀眾將進入一個充滿動植物的奇妙世界。圖/取自FB@Isobelle Ouzman
歐茲曼透過插畫和剪紙,將運往垃圾掩埋場的書籍變成神奇的藝術品。 圖/取自FB@Isobelle Ouzman
歐茲曼為廢棄的書籍,賦予新的意義。圖/取自FB@Isobelle Ouzman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斯洛伐克藝術家伊莎貝拉.歐茲曼(Isobelle Ouzman)2012年在美國西雅圖一條街道上,發現一箱浸水的書後,首次開始製作「改造書籍」(Altered Books),她當時不知道那些將頁面剪裁和粘合在一起的早期實驗,最終造就她現在的全職工作,歐茲曼的職業生涯是將廢棄、不需要的書籍,轉變成通往魔法世界的門戶。

雖然這些受民間傳說和童話故事啟發的世界是逃避現實的誘人選擇,但歐茲曼指出:「藝術就像一面鏡子,它反映我們已經感受到的東西,或我們努力避免的悲傷,藝術向你的心伸出一隻手,擁抱你的靈魂。」

讓損壞書本 再次有意義

這位富有想像力的藝術家認為自己是一個終生的「書呆子」,並且對塑造我們對世界和自己的理解方式著迷,歐茲曼解釋:「我一直是個『書蟲』和狂熱的讀者,所以我覺得我的作品是它的延伸,令人遺憾的是,大量生產的、損壞的或不受歡迎的書籍,每天都填滿垃圾掩埋場,將它們改造成藝術是為了讓這些書再次有意義,同時試圖利用它們背後的象徵意義,來強調故事的重要性。」 

歐茲曼利用書頁將她對故事和自然的熱情帶入3D領域,經常觸及逃避現實、自我反思和希望的主題,她的目的是展示書籍和故事,如何改變我們的自我意識和歸屬感。

打開歐茲曼的書,觀眾將進入一個充滿動植物的異想天開世界,她將小說和書籍的頁面雕刻成森林和草地錯綜複雜的紙迷宮,童話般的場景通常被一隻孤獨的野兔或狐狸占據,對想像中的環境及居民充滿平靜的神祕感。

與觀眾連結 共同說故事

歐茲曼對心理學有著濃厚的興趣,並一度渴望成為一名藝術治療師,在某種程度上,她已經成為其中之一,透過共同說故事的角色,使自己和觀眾之間建立連結,歐茲曼表示:「我只希望人們能夠看到書籍和故事,如何改變我們的自我意識和對世界的歸屬感。」

歐茲曼表示,她傾向於批量生產狀況不佳的作品,「書籍的尺寸、深度和紙張紋理,在我的決定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我經常需要在手中拿著一本書,然後才能想像出新的藝術品。」她說,雕刻和繪畫過程取決於實物和預期的敘述,需要3周到3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

「改造書籍」一直是歐茲曼創造力和心理健康的基礎:「因為它是一種緩慢、冥想的練習,引導我們透過書頁理解自己的敘述,我的熱情是透過書籍展示紙張和說故事的魔力,以及慢慢地、有目的地創造一些東西的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