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儀昨天現場揮毫展示自己的書法作品。蘇健忠攝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學貫中西的戲劇學者王士儀,二○○八年首度應國立歷史博物館的邀請,將於四日至二十七日,在史博館四樓舉辦「唳月凌煙酖王士儀書法展」。展出以王士儀獨創行草為主,佐以漢隸、金文、北碑等體,融會成「如劍似鋒、行圓走滿」的獨特書藝風格。昨日,王士儀並在現場揮毫,將於明日贈予大陸民眾來台觀光首發團總團長、「海峽兩岸旅遊交流協會」會長邵琪偉。
王士儀八歲開始學習書法,高中時期受到推介,成為書法大家溥心畬門下。早在二十歲前,王士儀便拋卻對古人書藝的臨摹,勇於自創,摸索獨屬的文墨表現藝術。王士儀昨日展現他特殊的「中鋒執筆法」,挑戰中鋒,他說,寫書法要腕平、筆直,縱使在腕上放杯水,行筆時水都不會翻倒,需筆端三分之一用力才是最有力道,現場揮毫時都採懸腕架勢。王士儀的書法展現兼容並蓄、獨出一格的「王體」行草。
林語堂曾經以「在紙上跳舞」來形容王士儀的書法,王士儀則認為,由於每個字體他都精通,才可新創作法、重造文化。昨日第一次當眾揮毫的王士儀表示,表演藝術才需在眾人面前演出,而書法不是表演,而是寫好後才給人看,但他應台灣觀光協會之請,題字致贈首發團總團長,昨日才會當眾揮毫,題了一幅對聯「新猶締造攜手間,首發功在共不朽」,現場中鋒運用出神入化,一氣呵成。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笑說,王士儀的書法從來不賣、不送,但在除夕夜時,王士儀會寫春聯,覺得不滿意的就會丟出窗外,若有心想要王士儀字的人,可以去他家窗外撿。
史博館除舉辦王士儀書法展,七月十九日也將請他演講「從書法的臨摹到創作的經驗談」。詳情請洽:(○二)二三六一○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