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鎮第二分會以〈伊是阮生命的哇靠〉參賽,勇奪佛光獎。圖/南屏別院提供
佛光山南屏別院23日舉行「詩歌人間──星雲詩朗誦比賽」,慈容法師(前排中)、依來法師(前排左4)、妙樂法師(前排左3)、慧讓法師(前排左2)、妙光法師(前排左1)與台下22支隊伍的參賽者及啦啦隊等逾500人,重溫大師當年以音聲弘法的精神。
圖/南屏別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宋滌姬高雄報導】佛光山南屏別院於二十三日舉行「詩歌人間──星雲詩朗誦比賽」,以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詩歌集《詩歌人間》作為題材,藉由朗誦不僅表達對大師深厚的感念,更傳承師心,集體創作以詩歌祝福人間。
比賽禮請佛光山資訊監院室監院慧讓法師、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高雄科技大學副教授陳桂市、高雄醫學大學助理教授戴碧燕,以及資深廣播人謝士佩老師擔任評審。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蒞臨現場,與台下二十二支隊伍的參賽者及啦啦隊等逾五百人,重溫大師當年以音聲弘法的願心與精神。
慈容法師回顧當年因參加歌詠隊而接觸佛教。大師觀察年輕人喜歡唱歌,就創作歌詞,請老師編曲,成立歌詠隊,更讓青年在電台節目中演唱。一九五五年,因為「影印大藏經環島佈教團」的因緣,慈容法師跟隨大師環島,途中曾在台中女中演講,講稿是大師事先寫好的,當講到「有太陽照到的地方,就有信仰佛教的人;水流到哪裡,就有佛教徒。」熱烈的掌聲就響起,讓慈容法師銘記至今。慈容法師讚歎大師的詩歌寓意深遠,大家在朗誦的同時,要思惟法義,體會詩中深意。
詩歌寓意深遠 打動人心
朗誦比賽高潮迭起,參加的隊伍使出渾身解數,不只朗誦詩歌內容,還運用國、台、客、英等語言來誦讀,豐富語音的變化,加上聲情、道具、服裝、音效、肢體語言等,將星雲大師的詩歌演繹得如同舞台劇,把觀眾深深吸引入星雲大師的詩文中。
這場活動深深打動了評審陳桂市教授,發現人間佛教的弘法度眾如此善巧方便,使她想成為佛光人。她分析大師的詩歌具有音樂性與藝術性,很適合讀誦。和一般文人相較,還多了宗教情懷,需要用真心去感受文章,將感動用聲音表達出來。
評審戴碧燕教授說明,演出者要善用麥克風與舞台的流動性,將聲音更好的傳達出來,並以自己拜讀〈星雲詩〉時,感受到大師所表現的心量與自由的心境,勉勵大家藉由朗誦詮釋出大師的願心。評審謝士佩老師認為朗誦〈星雲詩〉,能讓很多原本不了解佛法的人,能更貼近地去理解佛法。比賽中好幾次他都聽得想要落淚。
慧讓法師表示,這是一場人間佛教的文化饗宴。大家所選的大師創作,符合人間佛教的信解行證。〈信心門之歌〉是「信」,〈有佛法就有辦法〉是「解」,〈點燈〉、〈三好歌〉等是「行」,〈天堂在那裡〉是「證」,是成功的弘法佈教。
深富宗教情懷 傳遞善美
「諸供養中,法供養第一」,妙光法師說,各組都做了非常好的「法供養」,朗誦比賽也由此開啟了一個全新的視野。並勉勵大眾,每一句都彷彿是大師在大家身邊念誦,在詮釋大師詩歌時,要用詩歌來祝福人間、歌頌生命、皈敬三寶、緬懷大師。
南屏別院住持妙樂法師嘉勉大家,在一起練習的過程,就是個美好的印記,一起切磋、一起讓「念力增上」。進一步闡釋「六念法門」: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各組的演出都演繹了這六念。妙樂法師期勉大家將這樣的善美再繼續跟大眾分享與傳遞。
詩歌朗讀比賽的最佳成績揭曉: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前鎮第二分會〈伊是阮生命的依靠〉勇奪佛光獎;般若獎由前鎮第一分會〈生命的藥方〉榮獲;福慧獎由龍華第二分會〈朝山〉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