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da
一場旅居北部宗親的祭祀活動,讓人見識了華人重視輩分的可愛之處,也讓人感受到了血濃於水的溫暖。
八十八歲的婆婆,在台南鄉親一年一度相聚祭拜上帝公的這一天,從腳跨出轎車那一刻,就被簇擁著走進祭祀大廳。在七十歲的鄉親東一聲姑婆,二十歲的帥哥西一聲嬸婆祖的招呼聲中,才發現原來公婆這房在家族裡輩分頗高,在場多數白髮蒼蒼的族親多是子姪輩,稍年輕一點已是孫輩,甚至是曾孫輩了。所以,連帶的自己也瞬間升級婆字輩,這被婆來婆去的樂趣還是這輩子難得的經歷。
「嬸婆祖」婆婆在難得相逢的宗親及眾多孫輩的圍繞寒暄下,難掩喜悅。平日記憶力不佳的她,竟記得幾十年沒見的子姪,分得清楚哪一房的脈絡,甚至可以清楚叫出很多晚輩的名字。
平日體力不佳不堪久坐的她,整場祭拜及聚餐過程未顯疲憊,還充滿興致地跟親朋們回憶從前在台南家鄉的生活,還有大夥兒一起北上打拚的辛苦點滴。大家彼此互勉,有機會就要多出席,趁還沒被佛祖召喚前,珍惜相聚的福氣。
隨著祭拜儀式完成、布袋戲收棚、宴席結束,一年一會的百名宗親互道珍重。歲月催老不可逆,人生無常難臆測,此起彼落的道別聲中含著最真誠的祝福與期待,祝福彼此身體安康無病痛,期待來年還能共聚話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