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堂鐘聲】過度包裝的弊端

文/李胤霆 |2024.06.24
347觀看次
字級

文/李胤霆

甫度蜜月歸來的新嫁娘,為一幫老同學帶回了伴手禮,於是召集我們相聚,席間分享婚宴上與蜜月中的憂傷喜樂,也不忘詢問宴客日發送的喜餅,都吃得滿意否。

提起喜餅,大家立刻你一言我一語的誇獎裝喜餅的鐵盒,獨特精緻,是難以被超越的禮盒高標準。每個人眉飛色舞的描述,拿到的鐵盒上繪有哪一則幸福童話,如今把它放在哪處當擺飾,然遲遲無人表態,喜餅究竟好不好吃。

新娘子在一片對鐵盒的讚歎聲中,幽幽的抱怨她為了尋找美味喜餅,吃遍北中南大大小小的餅家,耗盡心力才選定這家餅店的此款餅乾,沒想到,竟無人記得喜餅的味道,滿心滿眼都是對裝餅鐵盒的喜愛。大夥為此尷尬對望,小小聲的申辯:「可是,盒子真的好美……」

眼看我們對精心挑選的喜餅如此「不識貨」,同學無奈的笑罵:「你們這群人,看待事物的方式,都得到鄭國人的真傳吧!」聞言,一夥人心照不宣的笑了。

所謂鄭國人的真傳,故事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國商業發達,百姓多精於買賣,與他國有頻繁的貿易往來,據說,鄭國人有重視數字、績效和商品包裝的商人習氣。

一日,一位楚國人要賣珍珠,希望能找到識貨人出高價,於是把它帶到鄭國,預備賣給鄭國人。臨行前,楚人特別謹慎的包裝這顆珍珠:先用上好的木蘭木製成收納的木盒,再鑲嵌以璀璨的翡翠、玫瑰玉石,還點綴了色彩斑斕的羽毛,將收藏盒裝飾得光彩奪目,甚至薰過薰香,才拿到市場兜售。此舉無非是想藉精美的木盒獲取目光,來抬高售價。

那天,楚國人在攤位將盒子打開,展示裡頭的珍珠,擺了大半日,終於有鄭國人願意出價購買。可是成交之際,當鄭國人拿著木盒仔細打量,又瞥眼看了看珍珠後,十分嫌棄的將珍珠還給楚國人,僅將木盒帶走。這就是成語「買櫝還珠」的由來,如今,以此比喻捨本逐末,取捨失當;形容人忽視事物的本質,被華而不實的外表蠱惑。

這是田鳩告訴楚王的一則寓言。當時,楚王向田鳩抒發對墨家的理解與困惑:「墨子者,顯學也。其身體則可,其言多不辯,何也?」意指墨家很出名,提倡的道理也頗實用,可是文辭卻不甚吸引人,究竟為什麼?田鳩趕緊以楚鄭兩國人買賣珍珠的事件,為墨家辯護。寓意時人多善於花言巧辯,君王更往往只見言詞美妙,卻忽略其隱藏的意涵,因此墨家論述不加修飾言語,是希望人們不要被華麗的詞藻誘惑,輕忽了背後聖賢之道的功用。

墨家不以美言論說的立意,映照著我們一群人被喜餅的外包裝所迷惑,疏忽同學戮力挑選喜餅的心意,也錯失好好品嘗喜餅的行為,仔細想想,不覺赧然。但又不禁試圖為自己辯白,倘若店家對他們的餅那麼有信心,不用過度包裝攫取人們的目光,只要裝入質樸的紙盒中,並提醒賞味期限,這樣不是最能讓人留意到餅本身的好滋味,又更符合現今提倡的環保理念嗎?

對於許多事理、規範或價值的傳達,也應是這樣的。與其耗費龐大人力、財產、時間等成本來宣傳,又唯恐被其他事物模糊了焦點,不如將其本身的優缺利弊,逐一直接清楚告知人們,反更能據此達到宣告的良好效果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