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感悟】面對老年

文/小沂 |2024.06.24
369觀看次
字級

文/小沂

衰老,原是佛家所謂四苦之一;年老,意味著即將面對一連串的失落:失業、失親、失明、失能、失智……然而,轉念一想,有幸成為高年級同學,有機會為人生增添不同體驗,未嘗不是一樁美事。

我是個大齡未婚女子,年輕時在學校、職場馳騁,未嘗感覺孤寂。送走雙親後,有一天,不幸跌倒,進行骨折手術,醫師囑咐半年之內患肢不能著地,在家得用拐杖,外出一定要坐輪椅。出院後挑戰才開始,得一個人學著在都市叢林中求生存,始生無助感。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朋友們幫忙採買、送餐……總算度過青黃不接、手足無措之時,後來更有長照服務接手照顧,讓我安心養傷。

復原後我觀察周遭,發現老後獨自面對生病、死亡等課題似乎成為社會常態。姑不論像我這樣年輕時忘了成家者,即便結婚,未必順利有後,且夫妻終將有一位先走,長命者仍得獨自面對老病死課題。就算有健康、成材的子孫,他們可能遠赴國外成家立業,未必都能承歡膝下。即便兒孫都住在同一縣市,平時也得在學業或職場拚搏,難有心情、時間娛親。

記得曾與一位寡居無子女的教授共事,有一天她拿出相簿,與我聊起她的過去。已逾古稀的她,無限感慨地說她有一位未婚的大學女同學,病後理智地把年輕時的照片全部撕毀,讓行囊更輕鬆,也省得麻煩他人清理。她一邊說,一邊把保存多年結婚時配戴的胸花,扔進垃圾桶……

前一陣子聽見一位喪偶無後的女士分享:身為獨生女的她,務實地盤點財產,找律師諮詢後,立下遺囑,並請好友見證,一旦走到人生終點,便有人為她執行遺囑。安排好人生後事,其餘便可輕鬆面對。

總之,安頓自己的身心靈,找機會多陪伴更年長的姐妹,從中觀察、學習身處老境中她們的處事觀,進而找到餘生努力的目標與方向,成為生活重心,是我的當務之急。至於難以掌握的無常,就交給上天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