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昨日正式發布「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指引」,並公布目前金融業使用AI的最新統計。指引中刪除集中度風險管理,主因是業者反映,不知道其他業者是否委託同一家,因而金管會決定自行監理。而「緊急關閉機制」,綜合規畫處長胡則華說明,歐盟也有類似規定,某些情境下若人員無法控制或介入,就要把整個系統關掉。
指引推出後,目前僅銀行公會訂自律規範,保險局及證期局都表示,已要求公會1個月內提出自律版本,胡則華指出,未來若要金檢,會等公會把內稽、內控和自律規範訂定出來後進行。金管會也特別提醒,AI模型上不論分析或決策,過程中需注意客戶隱私和權益。
28%金融業 使用人工智慧
據金管會5月最新調查377家金融業中,有28%、108家使用人工智慧(AI),更有26家、約占4分之1家數,範圍更擴大到「生成式AI」,運用領域最多的前5大,是內部作業、智能客服、防詐、風險管理和行銷廣告,又以銀行業占最大宗。
胡則華說,例如風險管理會使用在資本或評分客戶,如針對某一類風險客戶去決定計提多少資本,防範金融犯罪則主要用在防詐和認識客戶,行銷則是偏向精準行銷。
金管會調查顯示,這108家有使用AI的金融業,以銀行業占74%最高,首重智能客服、內部操作自動化、詐欺偵測、認識客戶,壽險業占62%次之,納入了精準行銷,產險業也占了5成,運用範圍擴及到核保理賠自動化。
銀行員最擔心的是,生成式AI會取代自己嗎?據金融研訓院一份對「銀行面對生成式AI影響與因應」研究報告指出,在生成式AI時代來臨時,銀行員工最擔心被生成式AI取代的前3類銀行職務,是分行櫃檯人員、會計審計人員、及進出口或外匯業務人員,各占3分之1。
重複耗時工作 將被AI取代
但專家則認為,AI並不會取代銀行職務,而是透過自動化將人們從重複性的工作中解脫。未來3年大部分工作內容可以被AI自動化的前3類銀行職務,反倒是客服人員、會計審計、及風險管理,與銀行員最擔心的有顯著差異。
銀行主管也坦言,簡單、重複又耗時的工作被AI取代後,例如客服人員,未來職務內容將朝向處理更複雜問題、或是服務VIP客戶或是訓練AI客服模型。
胡則華也說,AI運用也不只僅是這些領域,有了金融業AI指引,創新中心也可以接受金融業提案,做金融科技創新,希望金融業是「負責任的」使用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