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指甲愈修愈短,小心陷入甲溝炎及捲甲危機。醫師提醒,剪腳趾甲前端要剪平,避免修剪成角形或弧形,最前端白色部分保留零點一公分即可,如腳趾甲兩側修剪過短,容易讓後來長出的趾甲彎曲,易引發慢性甲溝炎,嚴重可能潰瘍,甚至蜂窩性組織炎,如發生「捲甲」,可使用指甲矯正器,治療約三至六個月。
四十八歲櫃姐陳小姐上班時需要久站,雙腳大腳趾偶有疼痛,平時刻意請修甲師將腳趾甲剪短,順便將崁入的趾甲剪掉,造成趾甲兩側彎曲嚴重,腳趾甲捲成「鉛筆甲」,為了遮住鉛筆甲的外觀,還貼上美甲片,直到最近腳趾甲疼痛加劇,就醫診斷為「慢性甲溝炎合併捲甲」,經一年半矯正治療後改善。
蔡長祐表示,指甲溝周圍皮膚遭受摩擦、壓迫,會造成皮膚組織發炎,例如鞋子不合腳、腳趾甲修剪不當、甲面寬或扁平足等先天結構異常等,五十歲以上族群容易發生。
指甲剪太短,容易出現腫脹疼痛、反覆感染,甚至產生肉芽組織,長出的指甲彎曲、刺進周圍皮膚,就是俗稱的「捲甲」或「凍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