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糖尿病患嚴格控制血糖,反而提高死亡率?國外一項大型研究結果嚇壞不少糖尿病人,國內糖尿病衛教團體有不少病患諮詢換藥,有病患自行停藥導致送醫急救,昨天醫界舉出新的臨床研究堅定病患信心。
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執行長、台北榮總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世澤說,一名住在台北的張小姐是第一型糖尿病患,一向血糖控制都是在標準值,然而在降血糖治療會引發心血管疾病風險的臨床報告發表後,沒與醫師討論,就自行停止治療,才沒幾天即發生酮酸中毒,血糖值驟然飆升至六百多,被送進急診室。
蔡世澤表示,正常平均血糖值(飯前及飯後)為一百一十至一百二十,糖化血色素在六以下,但糖尿病患平均血糖值卻在一百七十左右,糖化血色素高於七。
若沒有妥善服用藥物,或短時間內吃過多的含糖食物及水果,糖尿病患的血糖就會飆升,一般血糖機最高測值為五百,有些人一測,血糖值居然還會破表。
蔡世澤指出,國內約有近百萬糖尿病患接受藥物治療,不過,大部分患者的治療態度稍嫌消極,以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都出現視網膜病變。
蔡世澤強調,服用降血糖藥物主要目的,並非用來預防心血管疾病,是否因此導致死亡率提高,目前仍是個未知數,但積極控制血糖確實可以防止微血管病變,大幅減少視網膜病變、腎衰竭、截肢等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
「控制血糖仍為糖尿病患的第一要務!」蔡世澤強調,糖尿病患應該妥善掌握自己的血糖值、糖化血色素,但不用嚴格控制到與正常人一樣,糖化血色素維持在六點五至七之間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