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三十五歲女性,被檢查出罹患二期乳癌,接
受化療後,出現噁心、沒食慾、口腔潰瘍等嚴重副作用,體重掉十公斤只剩三十五公斤無法接受第二次化療,也因幾乎找不著靜脈,無法打營養針,最後抵抗力太差的她,只因輕微的感染就造成敗血症,在生日的前一天死亡,從罹癌到死亡不到一年!
癌症病患治療過程中,食慾被抑制,根本不想吃,又因吃了腸道黏膜受損,加上癌細胞不斷掠奪營養。童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駿逸指出,二到四成的癌症病患不是被癌細胞殺死,而是活活被餓死。
根據國外一項二百多人的研究發現,癌症病患有充足的營養,確實可以提高癌症存活率。體重沒減輕的癌症患者,存活率是體重減輕者的二倍,術後的併發症也可以減少約八成,化療對其所造成的副作用較少,住院天數較短,也減少醫療上的花費。
陳駿逸說,癌症病患最容易缺乏一種名為左旋麩醯胺酸的胺基酸,在小麥、雞蛋中都有豐富的左旋麩醯胺酸,因人體會自行合成,所以一般人不需要額外補充,但是癌症病患因為吃得不夠,腸道黏膜受損,而無法吸收,再加上癌細胞不斷爭奪營養,因此常出現不足現象。
癌症病患除了缺乏左旋麩醯胺酸外,也常缺乏鋅、鉻、鍺等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B群、維生素C,治療過程中可使用醫療級的營養補充品補充。
營養師李豐年強調,充足的營養是健康的基礎,可補充蛋、奶、肉、魚、大豆等蛋白質,來提供身體運作的能量,也可以促進身體更新、修復組織細胞。
花椰菜、紅白蘿蔔、青椒、甘藍菜等,當中所含的維他命A、C、E、酵素、礦物質、菊糖等營養素,不僅可以分別幫助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消化、調節生理機能、增加造血量、促進腸道蠕動,提高免疫系統,防止副作用營養不良持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