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疾管署示警,新冠疫情再度進入流行期,這是Omicron變異株入侵本土社區以來的第6波,臨床醫師提醒,最近確診者症狀特色為發病初期「低燒多日」,合併輕微的流鼻涕,快篩卻常是陰性反應,等過了低燒期數日,快篩才顯示陽性,以致民眾錯過就醫時間,大幅增加傳散風險。
上周新增328例中重症住院個案,比前一周263例,漲幅達2成5,就醫人數眾多,為此,疾管署將於7月起啟動新專案計畫,預估超過2000間診所協助分發300萬劑快篩試劑,供民眾免費領取。副署長曾淑慧表示,這批快篩試劑的有效期限較長,可至今年底至明年1月,歡迎民眾踴躍索取。
疾管署日前與藥師公會全聯會合作,透過數千家藥局發放800多萬劑新冠快篩,曾淑慧表示,目前發送狀況已到尾聲,因此展開「透過醫療院所提供就醫民眾COVID-19家用快篩試劑服務」,委請診所協助分送試劑。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表示,初步統計,超過2000家診所願意分送快篩試劑,300萬劑快篩將於6月底、7月底分2批到貨,診所將於7月起陸續發放試劑。
曾淑慧表示,這次新冠疫情流行期為Omicron變異株以來的第6波,上一波為今年春節期間,預估此波高峰將落在8、9月。但令人擔憂的是,10月、11月進入秋季,屆時疫情又將上升一波。
病毒變兇 確診約7成發燒
與前5次流行期相較,這波新冠確診者症狀表現明顯嚴重,周慶明指出,年初第5波新冠流行期,主要症狀為咳嗽、流鼻水,相對輕微,僅一成發燒。至最近確診者,約有7~8成發燒、全身痠痛,「病毒似乎變得比較兇」。
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詹前俊表示,5月底迄今,疑似新冠的患者人數明顯增加,且共同特色為「發病初期低燒多日」,有時伴隨流鼻涕等輕微症狀,不過,在低燒期時,自行快篩結果幾乎都是陰性,需等到低燒期過後數日,做了快篩,才會呈現陽性。
新冠病毒死亡率為1%,遠高於流感,詹前俊提醒,免疫力較差、65歲以上長者等高危險群,如出現呼吸道感染症狀,建議連續3天快篩,若確診染疫,可在醫師評估下,使用口服抗病毒藥物。
此外,新冠病毒不斷變種,目前社區變異株以JN.1為多,傳染力相當高,台大感染科教授黃立民表示,流感病毒每年變異,流行病毒株不盡相同,新冠病毒也是如此,民眾應將新冠當成流行疾病,一種永遠不會消失的傳染疾病,應該定期補打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