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障教師 音樂點亮盲童世界

 |2024.06.14
892觀看次
字級
大陸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室裡,張晨帶著學生拍手打節奏,氣氛歡樂。圖/anhuinews官網
張晨用音樂給盲生打開了一扇窗,她希望透過自身的經歷,告訴學生不要給自己設限,人生還有很多可能性。圖/新華社
張晨是大陸首位教聲樂的視障碩士生,畢業後,她選擇重返母校任教。圖/取自百度

【本報綜合報導】十指在黑白格間跳躍,音符織起的旋律如暖流般在孩子們的心間流淌,在中國大陸安徽省安慶市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師張晨熟練地彈奏著鋼琴。台下,孩子們隨著節奏輕敲課桌,閉上雙眼放聲歌唱。張晨是大陸第一個在音樂課教聲樂的視障碩士生。她畢業後,選擇重返母校任教。她說:「音樂是我心中的光,我想讓這束光『住』進更多殘障孩子的心田。」

張晨表示,她13歲來到安慶特教學校。她從小弱視,視力只有0.3,還可以寫字、看書;小學六年級的某一天,因眼底充血,她的視網膜脫落,「上學的路上,眼前突然變得模糊,像是起了好大的霧,眼前的人、物,都只剩下一個輪廓」。

1首鋼琴曲 讓她從焦慮解脫

當時她的父母不惜借錢、花重金,帶張晨找了當時全中國最好的醫院、最好的醫生。但手術沒有成功,視網膜雖然貼上了,但她的視力絲毫沒有恢復,從此失去了光感,再也分不清白天與黑夜;失明讓走路、夾菜變得困難,也讓她深感自卑。直到有一天,一首鋼琴曲偶然間撫平了她的焦慮。

「我在聽一首曲子的時候受到了巨大的安撫,那一刻,好像突然從焦躁的情緒中解脫出來了。」音樂打開了張晨的內心,讓她有了探索世界的力量,「靜下心後,我發現自己回憶起很多以前看過的色彩,當時就想,看不見也許不是那麼可怕的事情」。

看不見琴譜,她就用手摸索點字,背下音符一節節學;分不清琴鍵,她就先試左手再換右手,夜以繼日一遍遍練習。2002年,16歲的張晨被長春大學特殊教育學院音樂系錄取,主修鋼琴,成為安慶市第一位盲人大學生。

「大學畢業後,我回到安慶市特教學校,既教盲文,也教音樂。」張晨還毅然決然地踏上考研究所的道路,克服兼顧工作和學習的挑戰,成為中國首位教聲樂的盲人碩士生。

正因經歷過痛苦的失明生活,張晨理解視障者的不安與無助,她說:「正因為我是盲人,我才知道那些孩子們需要什麼。」於是碩士班畢業後,張晨再次回到特教學校教書,她要用音樂之光來照亮殘障孩子的世界。   

在安慶特教學校,張晨用心付出,為全校10多個班級、近100名視障孩子上音樂課,每周都是滿滿的16堂課。隨著時間的推移,她肩上的擔子及面臨的挑戰愈來愈多,除了視障,還有多重障礙的學生。

針對不同孩子 制定教學方案

為了讓孩子學到更多本領,她不辭勞苦,身兼數科教學,包含音樂、點字、英語、盲人電腦……針對不同孩子的特點,為他們制定個人化教學方案。

她不斷將自己學習及體悟到的思想、理念,傳遞給她的學生,竭力幫助無數視障學生走向成功,用自己的心靈守護殘疾孩子「內在的光」。雖然十分艱辛,她從不說一聲苦、道一句怨,始終用音樂牽引盲童們去感知色彩、感受世界,並不斷點燃著盲童們內心的光和愛。

有些盲童從未看過世界,對顏色沒有概念,張晨便不斷地幫助、引導,讓音樂透過感官與色彩建立知覺連結。「我看到它們了,那是聖潔的白色,那是充滿生機的綠色,還有那深邃的藍色……這都是張老師用音樂教我看到的。」一名盲童男孩感動地說。

張晨更為孩子創作一首名叫〈螢火蟲〉的歌,每一周,她會在課堂上帶領盲童們唱著:「一點一點發著微光,一閃一閃尋找未來方向,螢火蟲啊,努力去照亮,不怕渺小,看見生命的力量。」她說,希望用自己的微光,照亮視障孩子前進的方向。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