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 盧秀燕談堅持不忘初衷

人間社記者戴辰台中報導 |2024.06.10
519觀看次
字級
覺居法師(左)致贈講座紀念照片給主講人台中市長盧秀燕。
惠中寺「未來與希望」講座,台中市長盧秀燕(中)和覺居法師(左)以「閃爍的星.追尋的光」為題,分享成長和奉獻心路歷程。圖/人間社記者顏嘉志

【人間社記者戴辰台中報導】佛光山惠中寺「未來與希望」系列講座已邁入十年,今年以「古今」為主題,邀請三十一位各領域精英接力開講,盼引領聽眾透過講師們豐富的人生閱歷,汲取智慧精釀開創未來新局。台中市長盧秀燕五日受邀以「閃爍的星.追尋的光」為題,透過與惠中寺住持覺居法師對談的方式,分享影響他最深的人、成為女性市長的心路歷程及對市政的未來展望,盼帶給青年朋友啟發,也期許自己不忘初衷、繼續努力且永遠感恩。

這場五日的講座,市議員劉士州及陳政顯、民政局長吳世瑋、文化局長陳佳君、社會局長廖靜芝、西屯區長陳寶雲、南屯區長林秋萬、北區區長陳宗祈、東區區長吳忠聖、南區區長李美麗及在地各里長等共襄盛舉,現場聽眾達一千一百人,線上直播觀看約兩千六百人,總觸及次數約八千八百人。

做好人不做壞事 父母身教影響一生

談到影響最深的人,「媽媽市長」盧秀燕說,受父母影響很大:「父母從小就教導我一件事,『要做好人,不可做壞事』,這句話影響我一生,因此,心中一直有一把尺,做一件事情時,會先衡量它是好事還是壞事,會傷害到別人,還是對別人好。」市長的父母都是平凡且善良的小人物,父親低調而正直,而母親熱情且慷慨;從小家境並不富裕,但父母總是盡力幫助別人,父母的身教和家庭教育對她的一生有很大的影響。

覺居法師說,他出家將近三十年,在台中耕耘二十三年,十年前惠中寺重新動土,他與盧市長結下善緣。今年的主題為「古今」,希望在座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為下一代留下善美的因緣。他謹記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不要做焦芽敗種,心中要有大眾的人間佛教理念」,強調改變自己才能結更多緣,並分享讀阿諾.史瓦辛格《有用之人》一書感悟,指出只有持續回饋世界,才能成為有意義的人。

盧秀燕回應,覺居法師一生努力在中部地區弘揚佛法、引領大眾,非常了不起,更盛讚覺居法師為「佛法界的市長」,感謝他為台中市貢獻良多。與會的議員陳政顯、劉士州因熱心佛光山與市府有關事務,受封為佛光山駐台中市府代表,引來現場來賓一陣鼓掌叫好。

談及人生歷程印象深刻的事,盧市長分享,便是兩次當選台中市長,把不可能化為可能,盼帶給青年朋友們啟發;台中市民素質很高,市長連任並不容易,感謝市民對他的肯定,並勉勵自己在第二次當選後更加認真對待每一位市民,將市民視為家人,未來她會繼續努力。

覺居法師則說,他去年健康檢查發現生病,才反省應該要好好愛自己,鼓勵大家從現在開始訓練自己的身體,藉由佛法來調解心情。此外,心境是最重要的,學會接受,並做好當下該做的,就不會有遺憾。

有關對未來的期許,盧市長指出,於公,他希望台中市民對城市有光榮和認同感,兩百八十五萬市民共同努力的成果,最近開花結果,台中市在各種評鑑及滿意度調查中都是六都第一;於私,他對自己的期許是不忘初衷、永遠努力且知道感恩。

惠中寺秉承師命 舉辦活動嘉惠市民  

覺居法師分享,惠中寺舉辦很多藝文活動,惠中寺的意思就是「嘉惠台中市民」,新惠中寺更特別打造「惠中之眼」,融入台中市的市樹五葉松、市花山櫻花、市鳥白耳畫眉,盼以開放式的空間歡迎市民;無論是文學或是藝術,將以惠中寺為媒介,讓小朋友從小耳濡目染,最後希望大家都能「活在當下」。

盧秀燕最後祝福,希望大家都能找到自己的定海神針、做任何事都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並永遠感恩。覺居法師則以自身奉行的「活在當下」勉勵大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