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色 多才多藝的山中奇女子 文/芝琳 |2024.06.08 語音朗讀 65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趙梅色創作時全神投入。圖/曾石南提供漂流木素人藝術家趙梅色。圖/曾石南提供趙梅色提供漂流木作品裝置於大埔鄉。圖/趙梅色提供趙梅色的漂流木獎盃作品。圖/趙梅色提供趙梅色創作的漂流木檯燈。 圖/曾石南提供趙梅色閒暇變身為樂團主持人。圖/趙梅色提供 文/芝琳世居台灣遺世桃花源山村中的奇女子趙梅色,2009年7月以前,是村內愛唱歌、愛說笑話,主持功力一級棒的風趣咖,幾天後歷經一場風雲變色的「八八風災」,趙梅色竟變身成為素人漂流木藝術家,除了作品大受歡迎,更開班授徒成為村民口中的「老師」……2009年,一場「莫拉克風災」(又稱「八八風災」)徹底改變了趙梅色的後半生。雖然她與生俱來的風趣歡樂個性始終沒變,但身分卻從單純的「綜藝咖」,被疊加上「素人藝術家」頭銜,成為嘉義遺世桃花源大埔山村的「才藝咖」奇女子。風災前,趙梅色是村內「驚嘆號樂園」的主持兼主唱,個性風趣愛說笑話,還取名「色咪咪主持人」自娛娛人,村內大小活動常見她活潑逗趣的身影……災後另謀生計學創作風災後,山中完全沒有觀光客到訪,趙梅色家中原本經營曾文水庫遊船生意的生計頓時中斷,正好災後從阿里山上沖下很多漂流木,政府也開放民眾撿拾,大埔觀光促進協會便試著舉辦課程,教居民用漂流木進行創作。面對漂流木創作,趙梅色一開始就玩得很開心,也一直被老師稱讚「有天分」,鼓勵她繼續「化腐朽為神奇」。最後她心動了,決定成立「色咪咪工作室」,專注於漂流木創作藝術。隨著工作室到訪人數愈來愈多,趙梅色沒有辜負「素人藝術家」的稱呼,創作的作品也獲得許多知音收藏。素人創作意外受歡迎如今山村鄰里口中的「梅色姊」備受肯定,村民不但尊稱她為「老師」,更認為趙梅色熱情開朗的笑容、別出心裁的作品設計,是最能吸引觀光客到訪的賣點,也因為來學習漂流木創作及購買她作品的人潮不斷,明顯活絡了災後的山村經濟。「我沒有顯赫的學歷,也沒有受過正統的美術工藝訓練,只憑著一腔對藝術的熱愛與興趣,利用家事之餘進行創作……」巧思設計待知音上門趙梅色最受歡迎的是檯燈系列,雖然作品充滿拙樸童趣,細節處理卻相當細膩,且富有特色,因此深受歡迎。趙梅色自學而有成,近幾年來除了拈花惹草,更憑著一雙眼睛和巧手,從水庫岸邊撿來合法開放供民眾撿拾的樹根與漂流木,以手工清洗處理後,製作成各種裝置藝術品,為自己店裡增添藝術氣息,每回有客人欣賞,她便開心地為客人解說。 「看木頭的外觀,感覺像什麼模樣,就往那個方向去設計、造型。」趙梅色完成每件作品的時間並不一定,也難以估算,因為她都是每天忙完家務後,才抽空「趕快來玩一玩」,所以一切都很隨心隨興。取材自然以符合環保「不過可以確定的是,過程一定符合環保訴求,盡量少用塑膠材質來塑形。」趙梅色通常會先到野外採集植物的花朵與葉片,之後將氣球吹氣,漲大到所需大小予以定型。隨後在氣球表面塗抹白膠,黏貼上一層宣紙,將汽球緊密包覆,製作完成燈型後,緊接著黏貼花瓣與葉片做為裝飾,以展現圖案光影效果,待其完全陰乾堅固成型後,再將氣球戳破,整型後完成燈罩。獨一無二的自然美感每次一點亮檯燈,燈罩就隱約透出花瓣的形狀,材質既環保,又不失自然美感。 「每一件漂流木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既自然又充滿原味藝術。所以很多人都說,看到這些作品,總會忍不住歡喜、笑咪咪。」趙梅色回想八八風災剛發生時,曾文水庫湖面、岸邊,滿滿都是漂流木,堆積起來幾乎有兩座小山那麼多,不僅造成水庫環境與水質汙染,也讓湖光山色美景大打折扣。當時政府雖然開放民眾撿拾,可惜很多鄉親撿回家後,竟是拿來當作柴火燒,所產生的二氧化碳,再次造成空氣汙染。趙梅色說,其實這些漂流木,很多都是珍貴的高級木材,如台灣檜木、樟木、台灣杉(亞杉)、台灣肖楠等,只當做燃料非常可惜……讓漂流木有溫度重生趙梅色選擇發揮創意,讓漂流木脫胎換骨重生,成為藝術品或家庭用品,供人們使用與欣賞,不論燈飾、時鐘或鑰匙圈、吊飾,都讓漂流木再次有了生命和溫度。趙梅色並配合遊客需要,也開放供民眾DIY,體驗自己動手製作漂流木鑰匙圈、項鍊等手作小物,讓遊客在檜木或肖楠木上作畫或烙燒文字,將手作紀念品配帶在手機、隨身包包上,隨著木頭不斷散發出淡淡的香氣,讓人對大埔山村念念不忘。 樂團及歌手 充滿驚嘆號還只是個單純家庭主婦時的趙梅色,和鄉內幾位音樂愛好者,共組地方樂團,利用可以走動的釣魚平台為舞台,在大埔地區各種歡慶場合表演。她自我調侃為「色咪咪的主持人」,逗得民眾呵呵大笑,氛圍宛如戶外卡拉OK大賽,台上台下都玩得很開心。如今,趙梅色這位奇女子,白天拿著漂流木用砂輪、挫刀,烙針……創作,鄉親需要她時,就換下工作服,穿上豔光四射的秀服,嬌俏的走上行動舞台,拿起麥克風亮麗登場,從樸實的素人藝術家,變身為驚嘆號樂團的主唱。「這台水陸兩用車,平日作為載客到水庫釣魚的平台,必要時則可以立刻變身為行動舞台。」趙梅色很肯定嘉義縣大埔鄉大埔觀光促進協會,為推動當地觀光所推出的「陸上行舟」──白天帶遊客知性認識大埔村,夜晚則是有旋轉水晶球的華麗舞台,令人忍不住發出驚嘆號。「可別小看這個草地樂團和歌手喔!」趙梅色驕傲的說,成員中的小喇叭手梁安桂老師,過去曾經是台視大樂隊的團員,還曾是葉啟田演唱會指定的小喇叭手。歌手則是當地村民輪流上台(長青族居多),村民認真唱著台語老歌,搭配樂團賣力的伴奏,以及熱情民眾的伴舞,讓遠道而來的旅人,見識到大埔人的溫馨人情味。趙梅色說,歡迎遊客有機會到嘉義大埔旅遊時,走進大埔鄉各個景區,體驗風光明媚的湖光山色,也可以感受當地人的熱血與熱情。 前一篇文章 張健芳 樂在推廣可可文化 下一篇文章 溫佑君 讓香氣成為生活語言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李驥 從佛法中認錯再出發 李財星 因一畝田 變身知識網紅 作者其他文章楊添得因為玫瑰 45歲從零打拚 張國興 南台灣 自然裁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