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承欣
「喂~阿媽,您吃飽了嗎?您在看電視喔?」其實每次問這句話的時候,我早就知道答案了。
幼年時,母親每天都會要求我打電話給外公和外婆,關心他們並與他們聊天,如同寫學校作業一般,打電話回外婆家是每天例行公事。但隨著課業壓力愈來愈重,補習時間愈來愈晚,打電話的頻率從每天一次,變成每星期一次。
高中時,外公住院,電話另一頭只剩外婆的聲音。與外婆互動減少,電話接通後也不知道要講什麼,經常以同樣的問句開頭,提醒外婆要多喝水、多散步後,就草草結束通話。
一直以為這種平淡的對話不足為奇,有時甚至擔心會不會每次都問同樣的問題,使外婆感到煩躁,直到近日媽媽和我說:「外婆每次出去都會驕傲的向別人炫耀說,孫子會打電話給她。」我才驚覺原來「您吃飽了嗎?」這句話承載的意義是我難以想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