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麗絲
二○一九年六月六日斷腸日前一天,先家翁告別了我們,也告別他精采一生,一眨眼五年過去了。
回憶彼時,原本我們夫妻計畫好從上海去巴厘島度假,順道回新加坡陪伴家翁,不料在出發前被通知家翁因作胃鏡檢查,意外出血,住院觀察,但在醫院短短幾天卻感染了肺炎,然後病情直轉急下,變成肺衰竭,醫院開出病危通知,一連串的意外,先翁就在兩周內與我們天人永隔!
最後家翁一再要求回家,我們準備好氧氣筒,病床,私人護士,六月五日中午用救護車把他帶回家,黃昏時刻,他就跟我們永別了。然後是外子三兄妹合力通知親戚朋友,辦理喪葬事宜,時間就如白駒過隙飛逝。
結緣家翁二十五年,他留下了許多風範可以給我們晚輩學習:
他來自一個基督教家庭,尚在繈褓中就在教堂受洗了;但在往生前皈依了佛教,原因是他希望骨灰能跟家婆放在一起, 在一個佛教的寺廟,方便我們祭拜,老人家也可以夫妻團圓,在我看來真是一個老人對妻子最深情的告白啊。
家翁是位很體貼人的長輩,每周我們從上海和他視頻,或打電話,他總說身體一切OK,沒問題,不要我們擔心他;後來才知道從胃鏡看出長了淋巴癌,這也許是他過世前半年暴瘦的原因, 而他居然就這樣忍受著。回想起來,腦海中還是他最後那幾天在醫院的畫面,一身皮包骨,全身插管,疼痛每隔五分鐘就向他攻擊,每次疼痛來襲,他臉上就露出皺眉撇嘴痛苦的表情,但他也不會要求加重藥量,只是安靜的等待最後一刻的來臨。他就是這樣體貼人。
家翁受英式教育,是位中英文俱佳的紳士,我不曾聽他口出惡言,一生勤勤懇懇,入院前還每天自己開車上班, 經營著他的保險經紀及股票買賣。自他二十歲那年,一無所有的從馬來西亞,隻身來到新加坡,半工半讀念完南洋大學英文系,然後靠一己之力白手起家,打造自己的事業。不僅養活家人,幫助親友,老年還回饋社會,創立助學貸款,幫助和他當初一樣清寒的學子。
回憶與家翁相處時光,他最討厭虛華,請他去高級餐廳吃飯,絕對是自己討罵,然後他會全程擺臉色給你看;他最喜歡坐在路邊吃快炒,到牛車水吃平價的廣東點心。「賺錢不容易,不要亂花錢」,是我們家的家訓。
有時跟他分享工作經驗,他會像一個好奇的資深實習生,問很多問題,不斷吸收新科技,新知識,然後給予我們一些建議。隨著逐漸老化,他開始口述他的奮鬥史,每一次聽下來總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還有經商的技巧,對我們人生及事業的啟發很多。
祈願家翁去了天堂,去了極樂世界,病痛消失,又變回那個瀟灑多情的才子,然後跟他的愛妻我的婆婆,環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