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行者心】環保就是生活——人間行者歐洪素錦

文/雪松 |2024.06.02
490觀看次
字級
圖/雪松

文/雪松

義工菩薩歐洪素錦從北台灣基隆移居旗山三十多年,曾參與旗山禪淨中心的建寺歷程。而後有感參與環保工作的人手太少,因此全力投入回收、分類、環保的工作。每周五則回佛光山大寮擔任揀菜的工作。

一個人居住的歐洪素錦,把大部分時間投入義工的服務,她秉持丟棄物的分類就是垃圾變黃金的概念,讓資源永續循環再利用,是她認定的使命。

採訪當天,我們碰面就看到素錦師姐機車左右把手吊著撿拾的寶特瓶。素錦師姐說:「我出門不會空手回家。」

歐洪素錦體悟任何工作都要用智慧去思量,既然發心就要承擔,就要長久做下去,要量力而為,不適宜透支體力,在動和靜之間要和諧分配;因為這樣的思惟,讓她學會緩衝工作的速度,希望在細水長流的服務裡,留給下一代更好的生活空間。

歐洪素錦的交通工具是一台老舊摩托車,我問她,摩托車載運量能不高,來來去去的移動,諸如一大堆物品要如何載去回收場呢?她回答:克服困難啊!是的,克服困難,只要有心,困難總能解決的。

歐洪素錦引領我去存放回收的地方。一個個標示清楚的回收桶,桶子外散放的一包包回收物品。往往在趕時間的當下,標示的張貼起不了預期的效用;歐洪素錦就需要花時間、體力慢慢、細細分類,用時間投資一個更清淨的生活環境,同時也一點一滴淨化著自己的生命。

歐洪素錦說,用了心思和體力去分類、整理後總是滿身大汗,流汗排毒,感受內在和外在無比清爽、潔淨。

每周五早上八點半,歐洪素錦會搭公車前往佛光山大寮揀菜,法師吩咐什麼就做什麼,跟其他師姐切磋更好、更有效率的方法,也是生活中的愉悅。

當放下一切執著,秉持恭敬心待人做事,輕安感自然而然湧現,也絕對是生活的美好之一。

歐洪素錦偶爾會去市中心女兒家,她跟就讀國中一年級的外孫說:「阿媽不會走錯路,你也要走對的路。」殷殷身教、言教就在其中。

天上最美的是星星,草地最美的是螢火蟲的閃爍,而人間最美的則是善心。

抬頭仰望夜空的星星,帶給人們無限浪漫與想像;低頭俯視碧綠柔美的螢火蟲亮光,我們感恩自然環境的美好。更美好的是人世間的善心,在各個領域裡散發暖暖、瑩瑩光芒,溫暖著彼此。讓我們向人間行者禮敬!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