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陳秀鳳提供
圖/陳秀鳳提供
文/雪松
目前服務於佛光山萬壽園的陳秀鳳,兼具義工和員工的身分,她的生活作息完全和道場合一。
陳秀鳳於一九九二年皈依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一九九四年受菩薩戒,自此開啟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的歲月;三十多年一師一道的修行路,始終保有初心。
陳秀鳳之前曾在電腦公司擔任品管職務。工作所得用來持家,晚上加班所得則用來布施。最早於三重禪淨中心,舉凡香燈、知賓、回收、植物照顧都歡喜承擔;在覺印法師的帶領下,連續五年為建寺義賣綁紅豆鹼粽、做多元款式的月餅。家庭、公司、道場的奔波就是生活的全部。
她秉持大師的「忙就是營養」這句話,時刻感恩大師,讓大家都有機會學習佛法,實踐人間佛教的精神;佛光山對她而言,不僅是法身慧命的家,更是一座穩穩妥妥的心靈靠山。
因緣際會讓陳秀鳳擁有素食丙級和主廚證照,而她工作過的餐廳也都因為她的因緣加入,才有第一位的女性廚師。
每年農曆大年初一到初五,萬壽園舉辦法會,當時的滿化法師會邀請她南下佛光山幫忙,她總是帶著會員和兒子,南下煮供菜、做義工;有空檔就上殿誦經拜佛,心中充滿無限歡喜。
心中有佛,便能感知佛的牽引,陳秀鳳陸續在佛光山各單位服務,一直到二○一四年,萬壽園住持永毓法師,邀請陳秀鳳接手萬壽園供菜的製作及備餐至今。她用巧手細細拿捏供佛的三德六味,色美、味香,充滿對佛菩薩的恭敬,以及六道群靈的慈悲。休假時轉換身分當義工,哪裡缺少人手就往哪裡去。
歷經國際佛光會會員、會長、督導,乃至佛光山的員、義工,陳秀鳳一路走來充滿歡喜和感恩。二○一五年,一場車禍讓她的右膝蓋和腳嚴重受傷,足足休息半年;她說是對菩薩的信仰及願力,才能快速復原。
她時刻感激星雲大師提供良善的磁場,不忘福慧雙修,「可以做就盡量做」不是口號,而是心上的銘印,與呼吸、脈搏同在的生命能量。
陳秀鳳大部分工作場域是廚房;採訪當天,她帶我去廚房走動。不是特別寬敞的空間,潔淨的氛圍沒有一絲雜亂,不鏽鋼的鍋具、爐具光可鑑人。
我想自律源於對工作的尊敬,尊敬來自於心意的清淨。我們的真心一直都是生活的座標,陳秀鳳應該同意我的。
人間行者各有風貌。陳秀鳳一頭俐落短髮、自信的臉龐,在藍天、綠樹映襯下散發行者溫潤的光芒,一如散落在佛光山裡的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