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石固有的魅力品質:作為寶石,必須具備美麗、耐久和稀少這三大要素。鑽石是唯一一種集最高硬度、強折射率和高色散於一體的寶石品種。
礦床探尋艱難,耗資巨大:鑽石礦床的探尋往往要花上幾十年,甚至上百年,耗資巨大。
寶石級金剛石數量極少:世界金剛石礦床的數量,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屈指可數。在開採出的金剛石中,平均只有百分之二十達到寶石級,而其餘百分之八十只能用於工業。世界金剛石年產量約為一萬萬克拉,寶石級約為一千五百萬克拉,而加工成鑽石的約為四百萬克拉(相當於八十萬克)。有人粗略統計發現,要得到一克拉(○‧二克)已打磨好的鑽石,需要挖掘約二五○噸礦石。
加工程序複雜,工時長:對開採出的礦石經精心破碎和分選後,並不像其他金屬的礦床一樣,即可投入大批量的冶煉,而是要對每一粒鑽石毛坯進行逐粒精心細緻的分析,才能確定切磨方案,以確保其重量、淨度和款式。這需要求對鑽石本身物理光學性質有充分了解、經驗相當豐富的人員來進行。一般步驟是:設計標線;劈鑽;鋸鑽;車鑽;磨鑽;清洗分級。而這每一步驟中還包括了許多的小程序。每一小步驟都需要精湛的工藝技術。拿世界之最的庫利南鑽石來說,原石重三一○六克拉,三個經驗豐富、技藝超群的工匠,每天工作十四小時,共耗時八個月,才將它分割成四顆大鑽和一○一顆小鑽。有些世界著名鑽石的加工,往往僅設計都要花費幾個月,甚至一至二年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