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讀擷秀》顏色入詩情

◎菲爾 |2008.07.01
629觀看次
字級

色彩本身沒有生命,不過當它附上萬物之後,就會變化無窮。用色彩入詩詞,體現詩人、詞人們對環境的觀察入微。

柳宗元的〈漁翁〉寫:

煙銷日出不見人,

欸乃一聲山水綠。

讀者似乎看到雲消霧散,一片青山綠水現出原貌。大自然那神奇變化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

有時,綠色被用作動詞,比如王安石讓人傳頌千古的〈泊船瓜洲〉:

春風又綠江南岸,

明月何時照我還?

這首詩裡的「綠」字,是讓後人嘖嘖稱奇的動詞。

盛唐詩人儲光羲也在〈釣魚灣〉寫道: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小伙子借垂釣為由,在釣魚灣等待情人到來。「綠」字的使用,使這些詩詞看來更有生機,讓人如臨其境,可謂「詩情畫意兩相依」。

除了綠色,紅色也不少。比如宋祁寫的熱情奔放的紅色:

綠楊煙外曉寒輕,

紅杏枝頭春意鬧。

崔護寫的嬌美的「人面桃花相映紅」。

李煜寫的落寞的「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

除了使用單色,運用雙色或多色來渲染、襯托詩詞意境的作品也很多:

白居易的〈憶江南〉寫:

日出江花紅勝火,

春來江水綠如藍。

可說似乎讓我們看到了紅日下怒放的春花,那些朝氣蓬勃的花朵,在碧綠的水光映襯下,令人心醉。

各種顏色互相襯托,讀來猶如看到一幅優美的圖畫。

蔣捷寫的〈一剪梅〉: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這裡以櫻桃和芭蕉的顏色轉變來暗示春天轉為夏天。這裡的顏色不但相映成趣,而且還被當作動詞使用,顯示作者的巧心妙用。

杜甫在他的〈絕句〉寫: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二句就用上四種鮮豔卻又和諧的顏色,詩人猶如在詩中繪畫。

在詩詞中使用搭配得當的顏色,可以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因此許多古典詩詞都一再使用這種技巧。得益之人,當然就是對色彩敏感的讀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