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庭宇
台北市東山國中七年和班
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空氣中充滿著陽光灑下來的溫暖。忽然,一陣天搖地,動劃破了早晨時的寧靜,同學們躲進桌子底下,老師們則急忙疏散大家,當時的我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
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要就地掩護,保護自己的頭部,並靜待下一步的指示。只是,現今許多人,尤其是學生族群,本末倒置了。他們將地震及地震演練當成一場遊戲,在桌子底下聊天或是嬉戲,完全忽視這種心態會造成不好的結果。首先,人們會因此缺少面對災害的應變能力,導致傷亡人數增加;再來,人們因為缺乏常識與經驗,無法好好教育後代,讓後代對於災害沒有危機意識,防災水準愈來愈低。
面對上述問題,我提供了解決辦法。首先,學校應該要加強防震教育,例如將防震、防災相關的知識編入教科書中,讓學生可以直接吸收相關知識;此外,父母也應該要教育孩子正確的防災知識和避難動作。我認為我們應該要改變做法,將防災的正確觀念深入心中。當然,政府的宣導也特別重要,不能只是強調善後工作,應該在事前就加以防範,檢修建築耐震度,加強警報系統。
俗語說得好:「禍患常積於忽微。」地震會造成如此嚴重的傷亡,往往是沒做到未雨綢繆、防微杜漸。我們都需要改變自己對於災害的看法,才能有效減少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