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River
蘇宇凡/新竹市光武國中八年二班
當我們生病的時候,第一個念頭會是什麼呢?許多人的反應大概就是看醫生吃藥就好了,反正家裡附近就有診所。但我們似乎沒發現,在台灣有一些偏遠地區的角落,有人正在為了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看病一事而煩惱……
位於花蓮的奇美部落,在瑞港公路開通後才有了一條正式的聯外道路,從部落到最近的門診至少要一個半到兩個小時的車程。連生病想要就醫都成為一種奢侈,更何況是常常需要看診領藥的慢性疾病?
九歲的小妹妹寶婷也深受其擾,她因為小時候發高燒延誤就醫而導致聽力受損,又因為就醫花費高而延後了配戴助聽器的時間。一條對都市人來說稀鬆平常的就醫之路,對寶婷這樣的偏鄉孩子來說,竟是遙不可及的願望。
反觀新竹這座科技重鎮,科學園區附近的社區不用五分鐘的車程就有約十家的診所,兒科、牙科、復健科、中醫甚至醫美診所,各種服務應有盡有。明明大家都有繳健保費,明明都是台灣的公民,為什麼他們的就醫路途會如此遙遠和艱辛?為什麼居住在都會區的我們對這一切都一無所知,甚至漠不關心呢?
身為國中生,我們雖然對這類城鄉差距沒有辦法帶來實質的改變,但是我們可以在社群網站上關心他們的故事,點出這些問題,引起大眾的關注,進而為偏鄉的醫療狀況帶來正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