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衛福部最新公布,2022年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為72.43歲,較2021年的73.30歲,少活約10.4個月,創下自2001年統計至今,減少最多歲數的1年。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說,2022年正值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流行,並爆發社區疫情,造成許多罹患慢性病等共病患者,合併染疫死亡。
衛福部「健康平均餘命」定義,為身體健康不需依賴他人的平均期望存活年數,由疾病、功能障礙及死亡的存活曲線,分別計算各年齡別健康生命的存活率,與未罹患慢性疾病狀況下的平均餘命。
據統計,2022年男性健康平均餘命為69.92歲,較前1年70.90歲,少活約11.8個月;女性為75.07歲,較前1年75.79歲,少活約8.64個月。
黃高彬說,若要避免流行病來襲時,減少生命的流失,必須做好3件事。首先,應隨時監控慢性疾病共病者的健康狀況,一旦發現染疫應盡速送醫治療;其次,治療時,應盡速使用抗病毒藥物,降低患者體內病毒量;另外,高風險族群應接種新冠疫苗,降低感染後引發重症及死亡風險。
至於目前新冠疫情的情況,衛福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國內感染新冠病毒確診者,每周約新增1至2萬名個案,確診病例未出現明顯增加趨勢,而其中約15%、3000多人需要使用抗病毒藥物,但目前抗病毒藥物庫存約還有1年,民眾不需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