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滋味】每一口都是母愛

文/張雅雯 |2024.05.10
81觀看次
字級

文/張雅雯

在大疫蔓延之前,我總把母親的一些回應當成理所當然。居家隔離時,漫長的日子裡不知該做什麼好,出房門踱到陽台,來回不超過三十步。走膩了,拿條抹布,把廚房裡的冰箱擦得晶亮。仿大理石霧面的冰箱,低噪高冷,打開冷凍庫,盤點所剩無幾的食物──六顆黑糖饅頭、一包菜脯、一罐醃梅。那陣子拿出的比放進的多,它滿足肚腹及空虛的思念。

我耳邊響起:「親像洗衫那樣,要用全身軀的力量。」此刻,麵糰溼黏,撒把麵粉,再揉。我探頭問麵粉與水量的比例,她答:「量其約」酵母粉要加多少?又答:「不一定,跟天氣有關。」最後她用一句話堵住我繼續追問:「唉呀!你無力啦,等會兒饅頭炊好,通通帶回去!」

舀匙菜脯,湊鼻嗅吸,放入瓷碗,打顆蛋攪拌。菜脯香的氣味牽引著,抵達回不去的晒埕。蘿蔔乾、鹽巴、蘿蔔乾、鹽巴……在醬缸交疊醃製,像童年躍踩水窪那般,濺起咯咯笑。醃漬品的美味,就在於時間的沉澱與醞釀,腳踏實地,靜心等待醃漬的過程,是客家人對醃漬品的付出與愛。母親站在大理石流理台前說:「剩這包,你先拿去,下次再做!」

再夾取兩顆醃梅投入水杯,以溫熱水沖泡、啜吸,舌尖暈散酸甜。奮力高舉竹竿,使勁敲打樹枝,此乃梅子黃時雨。將地面帆布一收,梅子聚攏成堆。清水瀝淨去澀、敲裂、浸泡、脫水、加糖浸漬……我說:「在台北尋得一袋梅也真不容易。」她說:「毋免啦!這太費工了,你愛呷,明年,我再做!」這盛夏的果實,只剩下回憶裡寂寞的香氣。

走過大疫,口罩仍持續蒙面,連心也蒙上層對生命無法掌控的畏懼。有天,母親會老邁,習慣的味道會消失……再次細細品食,才終於懂得母親的愛一點也不理所當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