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句】

 |2008.06.29
430觀看次
字級

Darwinmania! 瘋達爾文!

2008年7月1日是達爾文(Charles Darwin)第一次宣布發現進化論(evolution)核心驅動力「物競天擇、自然淘汰」(natural se-lection)150周年紀念,屆時會展開長達18個月無休止的慶祝活動。再加上2009年是達爾文兩百歲冥誕(2月12日),及他在11月24日發表「物種原始論」(On the Origin of Species)150周年,瘋狂的活動將一直延續到明年底。

屆時可以想見,會有一大堆達爾文紀念帽、T恤、公仔、巧克力,甚至還會放煙火。當然也少不了一大堆相關書籍和演講。

一般總認為,自然淘汰是達爾文偉大的創新理念,但學者指出,其實他並不是第一個發現這套理論的,至少有另外兩個人,一位是叫威廉.威爾斯的醫生,另一位是叫派屈克.馬修的作者,在達爾文之前好幾年就已經發現。威爾斯在1818年曾簡短的提到這個概念,當時達爾文才九歲;馬修略遲至1831年提出,當時達爾文正在皇家海軍小獵犬號(HMS Beagle)上準備展開環遊全世界的五年之旅。

他是在環遊世界返國後數月才開始認真思考進化論,或「物種演化」(transmutation of species)的可能性,但當時他對威爾斯和馬修一無所知;事實上他們兩人提出這套論點後並未引起學界注意,直到「物種原始論」提出為止。達爾文從 1858年開始,花了20多年研究動植物和進化論的思想,對進化論如何運作,他寫了一本本的筆記,並就這個題目寫了一篇簡短的手稿,但他並未發表任何論文。

1844年6月,他收到一個叫華勒斯的年輕人的包裹,內附一手稿,條列出物競天擇、自然淘汰的基本原則。接著就是1858年7月1日這個生物學史上最重要的日子。華勒斯的手稿加上達爾文1844年的手稿及1857年寫的信在倫敦林奈學會(Linnean Society)一個研究生物分類學的機構公開發表。 一般仍將這項發現歸功於達爾文,主要關鍵就在「物種原始論」次年發表。如果不是因為達爾文發表這項洞見,他和華勒斯的論文,恐怕要步威爾斯和馬修的後塵寂沒世而名不稱。

物種原始論的確改寫一切:之前,生物儘管再多樣化,也只能編成目錄。頂多加段描述,之後,可以加以解釋和了解;之前,物種被視為固定的物種,是某個神明所創造的,之後,這些物種彼此息息相關而且有個很大的譜系(a great family tree),可以上溯到數十億年前,到生命的初始(the dawn of life)。但最重要的是,物種原始論改變了我們對自己的看法,使我們認知,人類和其他物種像蜂鳥及大黃蜂都是大自然的一環,我們也有譜系,有很多了不起的祖先。

總而言之,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論給世界一個全新的觀照,這個觀點永遠改變了世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