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繼去年底後,南韓再次成功將第2枚國產軍事偵察衛星送入軌道,並成功與地面通訊,這枚搭載合成孔徑雷達的衛星,將使南韓對北韓偵察工作不再受天候影響。
這枚衛星預計在數個月的試驗評價後,正式開始執行對北韓的監視、偵察任務。
韓聯社報導,朝鮮半島有7成為陰天,1號衛星拍攝雖不受日夜影響,但仍會受天候限制,南韓國防部表示,這次發射的2號衛星,首次使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將提升南韓三重防禦體系的偵察能力。
南韓軍方預計在2025年前發射5枚偵察衛星,後續將發射的3到5號規畫都採用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除5枚中大型偵察衛星外,南韓軍方也規畫至2030年前,發射50到60枚小型及超小型偵察衛星作為輔助。
北韓據傳也正在準備發射第2枚軍事偵察衛星,南韓國防部長申源湜8日向媒體表示,原本推測北韓可能在3月發射衛星,但目前看來仍在進行追加改善工作,預計至少4月中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