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台積電8日和美國商務部共同宣布,美國商務部和台積亞利桑那(TSMC Arizona)已簽署一份不具約束力的初步備忘錄(PMT),基於《晶片與科學法》(CHIPS and Science Act),台積將可獲最高達66億美元(約新台幣2136億元)直接補助。台積電昨也宣布擴大美國投資將超過650億美元,第2廠預計2028年在美生產2奈米,以及後續設第設第3廠,來滿足強勁的客戶需求。
台灣產能 維持8至9成
台積電昨日宣布將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興建第3座晶圓廠,並切入2奈米或更先進製程,此舉等於向全球宣布美國將是台積電繼台灣後,另一個先進製程生產重鎮。不過,依台積電目前先進製程重押台灣,且美國廠各項先進製程量產時程都會等台灣量產一段時間後,可量產的製程再挪出一部分到美國生產,未來美國廠產能占台積電整體占比仍低。而依美國第3廠量產時程推算,台積電先進製程在台灣將推進至1.4奈米或1奈米,台灣預料仍會是先進製程主要重心。
經濟部則表示,即使台積電因應國外客戶需求,而有全球布局規畫,在台灣的產能也會維持8至9成,除了2025年也將在台灣大量商用投產2奈米製程,去年7月也在台成立全球唯一的研發中心,先進封裝廠也在嘉義等地持續建置,顯示將台灣做為生產關鍵重心的方向不變。
至於台積電後續的對外投資的計畫,後續如果有相關計畫送案,會依照目前投資審查機制依法審查。
持續貫徹 根留台灣承諾
台積電稍早宣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廠興建2廠切入3奈米投資計畫時,引發「掏空台灣」及「半導體去台化」質疑聲浪,面對外界攻訐,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多次在公開演講以「去台化,門都沒有」回應。
而從台積電近來的布局,確實也持續貫徹根留台灣的承諾,目前台積電3奈米製程全球市占比逾8成,雖然競爭對手英特爾和三星積極想分一杯羹,甚至揚言要彎道超車,但至今仍無法動搖台積在先進製程的領先地位。
依台積電目前先進製程(指7奈米以下)分布,分別位處竹科、中科、南科,其中中科目前是7奈米生產重鎮,南科是5奈米、4奈米和3奈米生產重鎮,正興建中的新竹寶山和高雄廠,將是2奈米主要生產據點,其中寶山1廠正進行裝機,準備試產,預定明年下半年正式量產;高雄廠原訂2026年量產,目前朝趕在2025年下半年量產。
台積電新竹寶山則規畫4座2奈米廠,高雄則預定蓋3座。繼2奈米後,1.4奈米可能會選定在中科擴大計畫興建。
此外台積電也積極規畫1奈米用地,目前選定落腳嘉義太保科學園,但因用地用又需要政府協助,得由南科管理局和嘉義縣政府辦理擴編;雲林縣政府也積極爭取台積電也選定雲林作為1奈米建廠用地。
從這些布局,未來即使美國3廠導入2奈米或1.4奈米,占比仍低,台積電先進製程重心還是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