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一切恭敬而已

◎周慧珠 |2008.06.28
906觀看次
字級

這個星期內連續有幾樁文化界的重要新聞,一是《文訊》月刊即將25週年,《人間福報》的副刊上已有資深文友談說的文章,在七、八○年代,作家與出版業者往往是「惺惺相惜」的,一份文學性月刊可以堅持25年,不捨初心,並且與時俱進珥珥可不是嘛!文學永遠是嶄新的,不論從閱讀、從話題、從評論,端看這群具有文心的「文學苦行僧」,就像封德屏,認識他總有十五年以上了,兩人碰了面匆匆數語,無巧言戲語,無有令色,她的心思看來都在台灣的文學情事上面了;一是《中國時報》的「轉型」,6月18日傳出《中國時報》將裁員五成,並且大幅減張,引起報界一陣緊張。

另外一件事頗令人唏噓,是老報人,也中華民國第一位廣播記者陸鏗,以89歲高齡往生,他的一生,用一顆腦袋、一枝筆就撼動社會,而今,就如他在2004年《大記者三章》新書發表會時所引用的麥克阿瑟將軍名言:「老兵不死,只是凋零。」他的記者精神相信絕對影響深遠。

有一天與朋友喝茶,大家要求我主烹,說是喜歡看我泡茶,喜歡喝我泡的茶,還問我為什麼會讓人覺得「情境相融」,雖說蒙他們「錯愛」實在不敢當,但仍然歪著頭想了想說:「只是一切恭敬吧!」說來有點兒「玄」,但我確實心存恭敬面對茶、水、器、人……。

佛教裡有一個「檀香供佛」的故事,說的是王舍城中有位長者的婢女,時常為人研磨檀香粉。有一天出門時遇見佛陀正乞食,心裏歡喜,立刻回家取檀香粉塗抹在佛陀的腳上,佛陀於是運用神力,使香氣遍佈全城。婢女及大眾見此奇蹟,信心倍增。

恭敬心與歡喜納受心,是如此無形的利益大眾哪!想想文學、文化圈的農夫們,不也都是恭恭敬敬,一心一意,極盡所能,供養一切相契者,都是菩薩行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