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當你甜蜜入夢時,大腦並沒有閒著,而是在進行一些重要的後勤維護工作,比如加強認知、鞏固記憶等。一項近期發表在英國《自然》雜誌的研究,發現睡眠中大腦進行垃圾清除的重要機制。
大腦在白天消耗能量和吸收營養物質時會產生大量垃圾,但此前人們並不清楚大腦具體如何清除這些垃圾。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它們腦部的神經元發揮著「清潔泵」作用,會協同放出電信號,生成有規律的腦電波,進而對整個大腦進行沖刷清洗,清除垃圾。
研究發現,小鼠大腦中的特定區域如果「關停」,會阻止該區域腦脊液的流動,這表明神經元產生腦電波是大腦清潔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正是這些神經元「清潔泵」在為腦脊液流動和清除大腦中的垃圾碎片提供動力。腦電波愈高,振幅愈大,促使液體流動的能力就愈強,類似人們洗碗時的強力沖洗。
研究者認為,如果在後續研究中掌握了管理這種神經元活動的能力,或可為一些腦部疾病開創新的治療方法,甚至可能延緩或預防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此外,掌握這種「清潔機制」更有望幫助人們擁有更高效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