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歲的李男肩頸痠痛難耐,經檢查係移轉性腫瘤所導致。圖/Unsplash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70多歲的李男因頸部痠痛在醫學中心就醫,因症狀持續而改到脊椎外科看診,醫院為患者做核磁共振及抽血等檢查,發現其頸椎第七節有腫瘤及爆裂骨折,經以手術摘除頸椎腫瘤,並以撐開型支架維持頸椎穩定度,讓患者可以很快的下床活動。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今(3/20)日指出,他依據患者的抽血檢查數值及病理科臨床徵狀懷疑患者罹患大腸癌,推測頸椎腫瘤為大腸癌轉移性腫瘤,所以催促患者積極做專科治療。
楊椒喬指出,患者2個月前開始出現頸部和雙肩痠痛症狀,而且感到放射痛及雙上肢麻木,尤其左上臂內側出現劇烈疼痛,雖服用口服止痛藥,但症狀卻並沒有改善。
醫生為他檢查發現,患者頸部有明顯壓痛併雙上肢麻木,再經頸椎X光和核磁共振檢查顯示,患者有頸椎第七節病理性爆裂骨折和椎管內惡性腫瘤。患者雖曾在醫學中心等多家醫療院所接受X光檢查及治療,但X光檢查卻無法顯示頸椎第七節的異常,沒能揪出真正病因,對症治療。
由於腫瘤組織侵犯至頸椎第七節,並導致頸椎第七節病理性爆裂骨折。楊椒喬建議患者接受手術摘除頸椎腫瘤,並使用椎體前側置換裝置,即撐開型支架,以維持頸椎穩定度。
圖/活力得脊外科醫院提供
醫生說,此新式撐開型支架的特點在於體積小,於未撐開前的高度及寬度都不到1公分,能避免植入時對肌肉及神經等組織摩擦,降低術後疼痛感。放入椎間後,再依病人結構撐開調整高度,恢復到所需求的椎間高度。
楊椒喬院長表示,手術時間僅3小時,患者術後隔天即可下床,開始恢復日常生活功能,讓患者在頸椎腫瘤摘除後,雙上肢麻木的情形獲得改善,左上臂內側疼痛也不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