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多運動疏肝解鬱 吃平性食材少碰辛辣

陳玲芳 |2024.03.20
624觀看次
字級
春分時節飲食保養,可多選擇「平性」食材如枇杷等,是一年四季中無任何體質限制的食材。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天是春分,古稱「日中」,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 此時晝夜平分,隨後白天會愈來愈長,夜晚愈來愈短。中醫認為,春分是養生的關鍵時節,不僅僅要養肝、疏肝理氣,還要去溼氣、保護肺部,面對壓力要先鬆心,再以腹式呼吸、緩頸運動、眼周按摩三招鬆身。

頤鳴堂中醫診所主治醫師周宗翰指出,春分介於驚蟄和清明之間,在每年的三月二十至二十二日到來。從中醫角度來看,春分是調養人體肝經的重要節氣,認為春天草木開始萌芽生長,展現蓬勃生機,「肝經」也應該像樹枝般自然舒展暢達,不該過度亢奮或鬱積。

周宗翰認為,治肝之病,當先實脾,「實脾」就是補脾胃,「健脾補中」即加強脾胃生化氣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滋生肝血,同時改善肝氣鬱結的病理狀態,「女性常見的壓力症候群、失眠、動輒生氣等精神情緒問題,多半與肝經不順暢有關。」

說出困難 有助減壓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疏泄」指的是疏通與宣洩,具有疏泄全身氣、血、津液,以確保其運行暢達的功能,春分養生著重在於肝經的疏通,當生理及心理出現「壓力」的微訊息時,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運動」,快走、打球、游泳、跳舞、騎單車、溜冰都行,目的就是要放鬆緊張的心情,為壓力找到一個出口。

或者旅遊,來趟大自然之旅,近身貼近花草樹木、大海及高山,壓力才會整個釋放。「面對壓力,先鬆心,才能鬆身;說出困難,有助減壓。」接著,就是要做好「時間管理」,按照「輕重緩急」分配工作順序,壓力就會減小,肝經就會疏通。

周宗翰中醫師說,春分是體內陽氣蠢蠢欲動,如果過食烤炸、甜食、酒類、薑母、燒酒等辛辣滋補食物,或熬夜、發怒,沒有維持氣血平衡,容易造成「上火」而出現失眠、異位性皮膚炎等疾病。

因此,日常飲食保養,可多選擇「平性」食材如菠菜、高麗菜、青江菜、玉米、黃豆、黑豆、枇杷、木瓜、香蕉等,是一年四季中無任何體質限制的食材,同時盡量以「清淡」飲食為主。

腹式呼吸 按摩眼周

周宗翰也傳授春分養生三招如下:第一招「腹式呼吸法」, 先進行一到二次充分呼氣,讓空氣從肺部的底層徹底排出,使肺部呈現真空狀。再來是鼻吸嘴吐,先從鼻子緩慢地吸氣,再用嘴巴慢慢地吐氣,如此進行多次循環。接著用雙手感受腹部,吸氣、吐氣時,能明顯感受腹部的高低隆起,吐氣時要把腹部的空氣全吐光,吸氣時氣體則會慢慢使腹部隆起。

第二招「舒緩頸部運動」:將頭部向前點,再回到正常的位置,再將頭仰起,再歸位。做頸部運動時候,上半身要保持不動,姿勢一定要正確,但要柔和,防止頸部受傷。接著利用大拇指與食指、中指等三指,將後頸的皮膚向上推壓,重複推壓三秒後放開,再繼續推壓,接著再以熱毛巾或吹風機「熱敷」肩頸(注意溫度不過熱),來放鬆後頸與後腦勺的筋膜。

第三招「眼周按摩運動」:除了放鬆肩頸以外,放鬆眼睛周圍肌肉,也是改善神經失調問題的調理重點之一。不管是用熱毛巾溫敷,或將雙手搓熱再輕放在眼睛上,或是輕輕地適度進行眼周穴位按摩,都能放鬆眼睛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