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生長期的國中生酷愛打球,一個跳投卻造成脛骨粗隆骨折,醫生提醒伸展暖身不能馬虎。圖/中正骨科提供
【記者王淑芬高雄報導】15歲的李姓國中生酷愛打籃球,每天在球場上馳騁2小時,日前一個跳投動作後,膝蓋下方突然劇痛,整個人癱倒在地,就醫檢查是脛骨粗隆骨折。骨科醫師廖志祥提醒,青少年脛骨粗隆處的生長板尚未閉合,過度跳躍容易骨折,建議運動前做伸展。
中正脊椎骨科醫師廖志祥今(3/19)日表示,脛骨上緣的突起的「脛骨粗隆」是膝蓋韌帶與脛骨的連結處,年輕朋友打籃球、踢足球、跳高時,起跳及落地瞬間,股四頭肌用力收縮,力量經由膝蓋韌帶傳送到脛骨粗隆上,把脛骨粗隆處的生長板硬生生拉起,造成骨折。
他說,患者日前在學校上體育課,一個打籃球跳投動作後摔倒在地,膝蓋下方痛到爬不起來,送醫檢查是脛骨粗隆骨折,經以固定手術在生長板打上三支骨丁,還繫上鋼線固定,並進一步以關節鏡清除關節內的血水。李同學被要求術後多休息,需約2至3個月的復健治療。
廖志祥說,脛骨粗隆骨折好發於12至15歲的年輕運動愛好者,這些青少年的脛骨近端有兩處生長板,快速發育階段,生長板由後往前閉合,但在15歲增高期後段,脛骨粗隆處的生長板還未閉合,仍處於疏鬆、脆弱層,但青少年的肌肉、肌腱及韌帶快速生長,在股四頭肌劇烈拉扯下,造成脛骨粗隆骨折。
醫生提醒正在發育的年輕朋友,慎防劇烈運動造成傷害。廖志祥說,適當運動可預防脛骨粗隆骨折,提醒強化膝蓋周邊肌肉、骨骼,讓膝蓋的穩定性更高,尤其,運動前要伸展暖身,讓肌腱保持柔軟度,才能讓骨骼發育跟上肌力。
醫生指出,一般發生脛骨粗隆骨折前,會先有脛骨粗隆骨凸炎,患者跑跳時會覺得膝蓋前側不舒服,但經過適當休息及藥物治療後即可改善;一旦有膝蓋前側不舒服且超過3周的情形,務必及早就醫以減少運動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