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大釘子戶不拆 列歷史建築

 |2008.06.26
878觀看次
字級

【本報宜蘭訊】奮戰三年,國立宜蘭大學校宿舍用地的「釘子戶」八十六歲的劉俊民,終於達成搶救建物心願,宜蘭縣府文化局決定把他眷舍指定為歷史建築不准拆。劉俊民得知,欣慰「三年來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

「保留舊眷舍,贊成啊!」受訪的宜蘭大學學生多贊成保留歷史建築,宿舍不需要蓋那麼多,且改建宿舍與保留歷史建築並不衝突。

引發爭議的這棟「民權日式眷舍」,建於一九二六年,已有八十二年歷史。早年交給宜蘭農校(宜蘭大學前身)代管,做為教職員宿舍,眷舍基地近百坪。

宜蘭大學計畫拆除改建學生宿舍,三年多前眷戶陸續搬遷,只剩劉俊民不搬,宜大、教育部、國有財產局等單位,共十幾件公文催他搬,劉俊民與官方公文往返,不為所動。

劉俊民表示,他住這裡半世紀了,拆除讓他不捨,且才只給他二十四萬元搬遷費,還不到他歷年修復費用的十分之一。學校多次駁回劉俊民申請保留,太太勸他,「年紀都一大把了,算了吧

!」一度讓他陷入掙扎。

「劉老先生的精神,讓人感動。」民權里長尤榮林不認為劉是「釘子戶」,拆除眷舍太可惜,希望做為社區公民館。兩年前,發起三百多位里民簽名保留眷舍,活化利用。

里民聯署保留眷舍,在宜蘭還是頭一回,引起各界關注,可惜公民館後來沒蓋成,但劉俊民受到鼓舞,「堅持做對的事」。劉俊民私下請教歷史老師,戴著老花眼鏡,寫了千字的陳情書。

最後宜蘭縣政府文資委員認為,眷舍具有保存價值,年初公告為歷史建築。學校雖提異議,但文資委員認為,眷舍是歷史見證,對學生甚具教育意義。校方眼見鬥不過「釘子戶」,最後不得不尊重委員決議。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