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台中市雙語教材資源,未來會逐年建置各區以在地特色為主題的雙語教材,展現在地精神與價值,探查當地歷史文化,引導學生增進生活中的英語力。圖/教育局
【記者羅智華台中報導】為推動雙語教育,台中市教育局在大雅國小舉辦《台中學‧雙語》成果展暨113學年度推動雙語教學計畫說明會,除表揚8所學校完成第一期數位學習教材,同時頒發雙語教育核心團隊聘書,希望透過雙語教學普及化,貼近學生日常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經驗,讓英語成為生活溝通工具。
台中市自109學年度起推動雙語教學計畫,參與校數由51校,至112學年度躍升至226校。教育局長蔣偉民表示,第一期計畫產出8篇雙語教材,內容以電子化方式呈現,可搭配平板電腦學習,也可讓學生認識使用不同交通工具,探索在地人文歷史、古蹟建物及品嘗美食等雙語小辭典,結合生活情境,以更實際方式學習雙語。
台中市雙語教材以分期編輯,規畫山、海、屯、中,四區在地踏查探索架構,預計以四年期程完成涵括各區的在地雙語教材。
大肚國小校長謝青屏表示,學校參與第一期教材研發,老師帶著學生在追分車站用英語買紀念車票、在新烏日站觀察記錄和解說車站中的雙語標示牌,透過學習任務的設計,讓學生走出教室,讓雙語走進生活。
教育局補充,為豐富台中市雙語教材資源,未來會逐年建置各區以在地特色為主題的雙語教材,展現在地精神與價值,探查當地歷史文化,引導學生增進生活中的英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