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 濁世中的清流

吳一忠(嘉縣水上/榮民) |2006.02.08
1120觀看次
字級

看到一則嘉義地方版的新聞,窩心又感嘆!此篇標題為「偷看人間福報,失業男心情轉好」的報導,內容是一名男子因無業犯偷竊罪,偷的是《人間福報》,因為看《人間福報》讓他心情轉好後,轉贈同病相憐者閱讀,聲稱也有同樣效果,但他沒有錢,所以用偷的。

商家以「微罪不舉」的慈悲精神不願追究,證明社會仍有明理之人。雖然竊盜屬公訴罪,該男子有慚愧心且具菩薩行,相信法官會從輕量刑。而《福報》得知此消息後,發揮雪中送炭精神,將免費贈送該男子一個月的報紙,更值得讚揚。

筆者認為這件新聞有兩層涵義。台灣貧富差距更形嚴重,失業、自殺、偷盜層出不窮,富者「朱門酒肉臭」,窮者連買報紙的十元都沒有,這發生在自詡為「先進國家」的台灣,實在難以想像;社會福利不夠普及,低下階層的遭遇令人不禁鼻酸。
生活環境的好壞,老百姓感受最深,政府標榜經濟成長,為何失業人數仍那麼多?古云:「飢寒起盜心」、「倉廩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除了喪心病狂的暴徒,要避免竊盜案的發生,首要條件是讓「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否則無法禁絕,期望執政者,不要再陷統獨爭論中,應多關心民瘼,縮小貧富差距,千萬別忘了生活困苦的子民。

其次,《人間福報》在台灣媒體中屬於「濁世中的清流」,讓人情緒平靜,此種心靈資糧,失業者亦深受其益;「未生惡令不生,已生惡令斷」,勝造七級浮屠,而其他傳媒明顯的有政治傾向,甚至以聳動辛辣、八卦緋聞取勝,兩相對比,《福報》使人產生清涼之感,其他傳媒卻令人心緒浮動。在功利主義和銷售量當道的此時,維持高品質的教化內容,是相當難能可貴,希望《人間福報》能秉持理念,繼續為淨化人心盡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