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春暖花開時節,卻隱藏誘發氣喘危機。全台灣約有200萬人受氣喘困擾,醫師提醒,若已遵循醫囑用藥仍無法控制,可能為「嚴重型氣喘」,且依氣喘型別,會有不同治療方式。
氣喘是因呼吸道長期發炎,導致反覆出現氣道阻塞,造成胸悶、喘鳴音、夜間咳嗽加劇等症狀;若患者呼吸道受刺激物影響,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可能出現呼吸衰竭或死亡。根據2022台灣成人氣喘臨床照護指引,全台灣大約有200萬人受氣喘困擾。
在氣喘治療初期,常會使用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和吸入性類固醇。然而,若氣喘患者已要使用較高劑量的類固醇或其他控制型藥物,才能有效控制症狀,或即便使用了藥物,症狀仍然難以控制,在臨床上就會被歸類為「嚴重氣喘」。
醫師說明,國外資料顯示,嚴重氣喘約占氣喘病人的5∼10%,不但症狀複雜難以控制,且常影響生活品質,應及早進行血液檢測,確認氣喘類型並調整治療方案。
為讓民眾了解嚴重氣喘型別與個別治療方式,建立正確呼吸道健康觀念,台北榮總即日起至25日,在中正樓1樓大廳舉辦為期兩周「嚴重氣喘照護『型』動計畫」衛教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