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根據2024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委託民調公司,針對605位30歲以上女性進行訪查,當中僅有35%對自己的睡眠品質感到滿意,然而面對睡眠問題時,卻超過8成女性未尋求醫師診斷,或進行睡眠檢測專業醫療介入。醫師提醒,如此不只會加速身體老化,還將使自己陷入惡性循環的健康危機。
43歲旅遊作家帆帆貓,日前在自媒體透露,明明沒有失眠,每天也都有睡足7小時,但因為半夜常常被自己打呼聲吵醒,或偶而有夜間頻尿的狀況變得淺眠,導致早上起床會很沒精神,覺得「愈睡愈累」。
做過居家睡眠檢測之後,才知自己有睡眠呼吸中止,一個晚上打呼的次數「高達到1千多次」,經專業醫師建議使用陽壓呼吸器後,終於解決她打呼、夜間缺氧、睡不飽的問題,睡眠品質大獲改善。
台大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李佩玲表示,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由於患者在睡眠時「上呼吸道」肌肉塌陷、引起缺氧,這可能導致患者每晚多次驚醒,無法獲得深度睡眠,從而影響身體的正常代謝和休息。
調查顯示,近半數女性感覺睡眠不足與無法維持較長的睡眠,4分之1有淺眠與夜尿問題,這些問題都可能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OSA)有關。女性在50歲前後進入更年期,更應提高警覺。
李佩玲強調,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僅可能導致皮膚狀況惡化和加速衰老,還會累積體內廢物,引發器官和血管發炎,進而提高心臟病、中風、高血壓和肥胖等疾病風險,形成惡性循環。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說,雖然男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機率較女性高,但其實女性隨年齡增加,盛行率也逐漸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