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道教典籍 一窺古人道法自然

曹麗蕙 |2024.03.08
556觀看次
字級
《大德重校聖濟總錄》〈符禁門〉禁瘟疫。圖/故宮提供
元 陳夢根編╱明鈔本《徐仙翰藻》彩圖。圖/故宮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國立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推出「道法自然──道教典籍展」,透過四大單元,展陳故宮豐富珍貴的道教典籍,當中不乏宮廷所藏的珍稀孤本,展品包括王羲之所書《黃庭經》的院藏宋拓本、收錄五代宋元各地祀奉徐仙之事的《徐仙翰藻》,以及唐宋考察道士根據的《度人經》等。

策展人故宮書畫文獻處研究員劉國威表示,《四庫全書》的主編紀曉嵐,稱道家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這個特色反映道教一千八百年的發展過程,從攬收先秦老莊典籍開始,其間吸收消化兩漢以來的方術、讖緯,乃至佛典,逐漸在教義戒規、內外修煉、齋醮科儀等方面,形成卷帙浩繁的各式典籍。

《黃庭經》宋拓本

王羲之所書 

故宮表示,院中典藏的道教典籍,以元明時期居多,不乏所謂「藏內府」(宮廷所藏)的珍稀孤本。同為策展人的助理研究員劉世珣指出,道教治療疾病與養生延壽良方,對古人饒富意義,對現今社會也深具影響,「希望觀眾欣賞道教典籍時,也能體察當代社會的宗教與生命醫療觀,從中領略養生延壽的真諦。」

展覽分「根本道經」、「道典精槧」、「帝王與道」、「養生延壽」四大單元,其中「根本道經」中,展出院藏道經的註解珍本,如《黃庭經》內容以道教思神守一、寶精愛氣之說與醫家臟腑之理相結合,闡述長生成仙之法。而王羲之所書的《黃庭經》,為此經最著名寫本,原作已佚,宋代曾摹刻上石,這次展出院藏宋拓本;歷代書法名家臨此帖者不少,包括明代「吳中四才子」中祝允明的臨摩原作。

4大主題展演

呈現道法在民間

「道典精槧」單元,則可看到輯錄二百餘篇詩詞歌賦及各類散文的《徐仙翰藻》,當中收錄五代及宋元各地祀奉徐仙(即南唐徐知証、徐知諤兄弟),或為徐仙降筆,或讚頌徐仙功德,記述化身事蹟。

「帝王與道」單元,呈現帝王與道教互動,如《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簡稱《度人經》),在唐宋時期已是考察道士的根據;金代規定三年一次的道士與女冠考試,也包含《度人經》在內。這次展出託名為元代趙孟頫所書的明代寫本,收入乾隆《秘殿珠林》目錄之中。

「養生延壽」單元展出道教醫學獨特的天人感應、形氣神等理論體系,以及辟穀、服食、祝由、符水、咒禁等治療方法,和煉丹、導引、存思等養生觀念。

其中蒐集輯錄歷代醫籍,並徵集民間驗方和醫家獻方彙編而成的《大德重校聖濟總錄》,它的〈符禁門〉有諸多禁瘟疫與除百病之符,呈現道教特殊的以符治病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