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推出充滿藝術感的「胎盤拓印畫」(左)與「寶寶出生證明本」(右)。圖∕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圖∕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記者江俊亮嘉義報導】懷胎十月對孕婦而言,可謂既辛苦又甜蜜。為了讓媽媽留下孕產期的紀錄,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自今年開始,推出充滿藝術感的「胎盤拓印畫」與「寶寶出生證明本」,除了作為紀念之外,將來也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出生的奇妙旅程。
聖馬爾定醫院產房護理長涂嘉玲表示,胎盤是媽媽懷孕期間連結寶寶的暫時器官,能將營養和抗體透過連結臍帶的胎盤傳給寶寶,維繫嬰兒的生長,當寶寶出生斷臍後,胎盤即自然排出。
涂嘉玲指出,每個胎盤長得都不一樣,胎盤的大小、形狀,以及連結臍帶的粗細、長短都不同,這和產婦的身高、體重並無太大關係,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也正因為是懷孕期間才有的器官,所以對母親與嬰兒來說意義特別重大。
為了留給父母與孩子最珍貴的紀念,聖馬爾定醫院今年起推出「胎盤拓印畫」與「寶寶出生證明本」,由護理人員將媽媽的胎盤,以各種顏料拓印在素描紙上,並連接臍帶,猶如一顆大樹般,也像是個未知的符號,充滿藝術性與科技感。
有產婦收到「胎盤拓印畫」時感到相當驚喜,表示「從沒想到胎盤是長成這樣」、「寶寶長大後,要告訴他是從這裡出生的」,並表示一定會好好珍藏,做為孩子出生的重要紀念。
院方推出的「寶寶出生證明本」,則是記錄下寶寶出生的時刻,除了附有寶寶出生的相片之外,還印下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足跡」小腳印,並詳細記錄寶寶出生的體重、身高等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