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愛無礙 !南市助學障生「耹聽」有聲書激發潛能 。圖/教育局
【記者羅智華台南報導】為幫助有認字障礙的學生進行「聽聲音」的方法課程學習,台南市教育局每學期推動學障有聲書申請,藉由有聲書生動活潑報讀的方式,用聲音來傳遞各學科書本內容。目前南市共有1143名學障學生,含高中1名,國中440名,國小692名,學障學生智力通常與一般孩子無異,透過有聲書教材協助,有助於激發發展潛能。
教育局長鄭新輝表示,面對學生多元化的特性,除鼓勵教師不斷地進修、提升專業知能,也鼓勵教師使用不同的教學策略和學習工具,以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對此,輔導老師會針對有認字障礙的孩子,透過學校申請國語、數學等學科有聲書搭配課本進行學習,幫助這些孩子進行每個領域的學習活動。
公誠國小巡迴輔導教師林雅卿表示,當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寫字常多一點、少一撇,教過的字容易忘記;或閱讀時常會漏字或跳行、停頓、速度慢又不通暢等等諸如此類現象,常被稱為認字障礙。這類孩子只要透過聆聽有聲書,一樣可以學習課本內容。
復興國中全盲視覺障礙巡迴輔導教師林家鴻表示,除了學障生之外,還有視障生,一樣都可以利用有聲書學習。各學科的有聲書經過特別錄製,透過不同聲音的變化,對認字障礙及重度視覺障疑的孩子來說,有聲書比課本更生動有趣,更能幫助他們進入學習的情境,加上可以反覆播放的特性,也大大減輕輔導老師負擔。
教育局補充,112年教育局補助約100名學障學生及13名視障學生購買有聲書滿足孩子學習需求,透過「耹聽」的有聲書,引導學生適切的學習模式,突破學習障礙,並透過輔導教師特教專業的課程,超越自我學習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