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攝影家黃丁盛以一百張影像集成四十幅作品,並以非洲族群為主題的「衣索比亞攝影展」,將於十一日至三月二日在台北市爵士攝影藝廊發表,十二日下午也將舉辦幻燈講座,同時將義賣他的攝影作品,義賣所得將捐給衣索比亞拉里貝拉石刻教堂區的貧民。
「走過大千世界,我深刻體會到『一樣米飼百樣人』這句話。」旅遊攝影家黃丁盛走過大半個地球,過程中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往往讓他帶來不少震撼。去年底他首次踏上南非的衣索比亞土地,並以影像記錄當地各民族風俗習慣。
從台灣、南亞、中南半島、中亞、北非、最後到南非,黃丁盛始終在和時間賽跑;二十年前他拍下的台灣原住民生活,今已不復當年景像,現在又深入世界各地的少數民族部落,作影像記錄,讓他感受到各民族的異同,並以攝影方式留下記錄。科技文明讓處於地球村的人們有相同物質享受,從打扮、想法,只有在這些現代化還未到達的地方,才能看得到異國文化的差異;他表示,掌握現有時空,記錄當下的感動,這是身為攝影工作者對社會另一種形式的貢獻。
「黃丁盛衣索比亞攝影展」以一百張影像集成四十幅作品展出,其中許多作品是具故事性的組照片。例如參與漢馬族祭典的男子須穿著華麗服裝入場,且要通過跳牛儀式才能算是成年;祭典過程中參與的女子會要求被男子鞭打,若男子對女子愛慕,就會狠狠的以樹枝鞭打她們,這樣的過程,黃丁盛以多張照片構成一幅作品,真實呈現故事內容。
黃丁盛指出,衣索比亞除了予人的印象是貧窮、落後;但事實上它更是一處兼具古老文明、原始與野性的美麗國度,他難以想像一千多年前的衣索比亞就有基督信仰,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就有十二座由大石頭雕琢出來的石刻教堂,這是其他國家人民朝聖的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