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AI發威!2024年元月外銷訂單表現優於預期。經濟部昨發布2024年元月外銷訂單金額為484.2億美元,年增1.9%。主因高效能運算及人工智慧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加上農曆年前備貨需求增加所致。經濟部統計處長黃于玲表示,今年外銷訂單表現,應可以恢復逐季成長態勢。
元月外銷訂單原本預期會呈現負成長,但卻驚喜翻紅。黃于玲指出,先前的預估是依據以往的季節趨勢進行分析,但元月電子、資訊通信二項產品皆受惠AI商機需求強勁,引發接單動能,尤其急單狀況特別強勁,使得接單金額優於預期。
2項不確定因素
AI需求、下單力道
我去年11月外銷訂單金額成長率一度翻紅,結束連14黑;而12月接單金額僅438.1億美元,遠低於預期500億美元,表現不如預期;但今年元月接單金額則是翻轉原先預期可能衰退的情形,再度翻紅轉正,是否代表景氣即將春暖花開?
黃于玲分析,短期內還是會有波動,但成長趨勢已經可以看到,呈現長期趨勢向上,且把1、2月加總起來一起看,趨勢會更明朗,若依照以往季節模型估計,預期1~2月整體外銷訂單還是會呈現年減,但「AI需求到底有多強」及「廠商下單力道和節奏」二大因素,則有異於以往趨勢,這是二大不確定因素。
7大接單貨品
資訊通信唯一年減
2024年元月外銷訂單表現優於預期,包括基本金屬、機械、塑橡膠製品、化學品等傳統貨品接單,都結束18個月到23個月不等的長期負成長,由黑翻紅,而且增幅分別是1年多到2年多以來的單月高點。
7大主要接單貨品中,資訊通信產品唯一呈現「年減」。不過,黃于玲昨說明,元月資訊通信產品接單139.1億美元,雖然年減19.3%,但月增13.3%,是因為去年元月資通產品接單金額創同期新高,墊高比較基期所致。
元月是否代表傳產將迎來春燕?黃于玲說,主要是接到農曆春節急單為主,加上去年傳產貨品需求較弱,比較基期較低才會有明顯增幅,2月相對而言基期較高。
陸港訂單年增28.0%
成長主要動能
此外,元月對中國大陸及香港外銷訂單金額106.4億美元,年增28.0%,是元月接單主要成長動能來源。
黃于玲表示,陸港接單動能主要來自電子產品增加14.3億美元或增32.9%,並以項下的IC設計為主力,包括晶片、記憶體、印刷電路板,這與手機晶片庫存回補有關,另年節備貨也是主因。
就接單金額來看,元月美國訂單153.9億美元仍為主要貢獻來源,年增2.7%,以電子產品增加10.5億美元或增19.8%較多,基本金屬增加2.1億美元或增46.2%次之,惟資訊通信產品減少11.3億美元或減19.4%,抵銷部分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