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在國際原油價格每桶跌破六十美元後,國內油價緊繃,而調升與否,中油與經濟部意見不同。目前中油已確定採「分次調漲」政策,並希望在第一波漲價時,汽柴油每公升調漲幅度至少在一點五元至二元間。不過,經濟部長黃營杉昨天表示,「沒有預設立場」,但此事涉及台灣經濟、國際民生,必須審慎為之。
儘管國際原油價格於六日小幅下跌,每桶約收在六十三美元,但仍跌破六十美元。中油曾一度為反應成本擬漲價,但政府屢次表態不准漲價。
為了不破壞市場機制,中油再次提案建請政府漲價,因時間拖久,使得調漲的幅度增加,在考量減少對物價與經濟衝擊及社會大眾的觀感下,調漲幅度多少?中油與相關單位主管都傷透腦筋。
中油主管指出,目前中油國內燃料油售價,每公升至少賠四至五元,若要完全反映成本,衝擊最大的將是台電,電價調漲的壓力也會加大。
經濟部長黃營杉則表示,原油價格對中油及台電成本的壓力很大,他要求中油及台電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並提出調價以外的財源具體計畫,評估還能降低多少成本,目前只做這項決定,尚無漲價的決定或立場。
另外,對於天然瓦斯費漲幅?中油主管表示,如果照政府給的漲價授權,只能調漲百分之三,即平均每度約漲零點三元。天然瓦斯如果只漲一次百分之三,預估天然瓦斯今年全年仍會虧損一百一十億元左右。
至於液化石油氣(即桶裝瓦斯)漲價與否,中油主管說,可能也採取分次調漲方式,調升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