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線片】《我不是教你詐》夾縫生存下的道德淪喪

文/楊豫馨 |2024.02.24
528觀看次
字級
圖/海鵬影業提供
圖/海鵬影業提供
圖/海鵬影業提供
圖/海鵬影業提供

文/楊豫馨

觀賞遙遠巴爾幹半島的保加利亞電影《我不是教你詐》,所產生的熟悉感讓人心緒頗為複雜。近年來國人生活周遭時不時聽聞的詐騙犯罪事件,原來在異鄉同樣遍地猖獗。保國重量級導演柯曼達瑞夫(Stephan Komandarev)便以此題材編導了這部最新力作,除強烈反映社會現實之無情面,也向觀影者的道德原則提出挑戰。

掙扎求生罔顧道德

七十歲退休語文老師布拉嘉(艾莉史科切娃飾)正忙著為剛過世警官丈夫籌辦喪事,她看中市區一處昂貴墓地,便把所有現金提領暫放家中,即將要簽約付款了,沒想到家裡電話忽然響起,布拉嘉聽到刑事局總督察急促嚴厲地要求她當下配合辦案,從陽台扔出金錢誘捕在地強盜。

新寡又獨居的她被話術迷惑而照著指令進行,一陣慌亂後她才驚覺受騙,而投下的那一大包現金已無影無踪。布拉嘉之後到處求援無果,不得不尋找工作來湊齊墓地費用,年邁的她居然在網路上找到一個神祕工作,報酬現金滾滾而至……

據說柯曼達瑞夫為了編寫劇本,想方設法聯繫上詐騙集團請教他們的工作方式,難怪《我不是教你詐》全片氛圍逼真嘖奇,推出至今已連奪十七座國內外影展大獎。

這部快節奏犯罪驚悚電影,其實是導演自二○一七年開始探討社會正義三部曲的第三部作品,柯曼達瑞夫觀察保加利亞進入後共產時代發展不彰,小人物為掙扎求生而罔顧道德、法律,只圖賺取快錢,形成嚴重的社會與人心危機。從許多細節描述,《我不是教你詐》觸及到了市場經濟混亂、電信詐騙、獨居老者、政客偽善、媒體嗜血、公權力薄弱等等實際議題,執導手法舉重若輕,但觀影後細思極恐。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主角布拉嘉個性一絲不苟,退休生活並不寬裕,還得在家裡開課指導想要通過移民語文考試的外國人來增加收入。嚴謹自持的她在詐騙案曝光後,面臨丈夫無法下葬,個人尊嚴盡失,連遠在美國的兒子都厲聲譴責的困境。

而抵押住房、變賣值錢物品卻仍湊不足墓地費,布拉嘉只得扭曲自己的道德羅盤,拋棄所信奉價值觀,從受害者轉為加害者,這是高齡如她夾縫生存唯一找得到的工作,也是對社會的冷酷一擊。

布拉嘉一角由保國已息影三十年的影后艾莉史科切娃擔綱,演技秉持「少即是多」,她在緊繃的臉部肌肉及保守身體語言中展現張弛層次,最主要的內心情感,則由眼神傳達,因為史科切娃覺得這個力圖抓回命運主導權、從自責到放棄原則的孤零老嫗角色,生命力量就存在眼睛裡。史科切娃精采的演出,讓她捧回捷克卡羅維瓦利國際影展與保加利亞金玫瑰獎兩座影后獎盃。

導演悉心安排的另一女性,就是布拉嘉所教導,來自敘利亞的中年難民(羅莎莉亞阿布加里安飾)。保加利亞經濟蕭條,年輕一代都想離開另尋生計(例如布拉嘉兒子在美國當卡車司機,父親過世仍不願返鄉),而這位難民則急切想取得公民資格——在回答布拉嘉的疑問時,她說因為不想活在每天砲彈來襲的陰影中,成為保國公民是她唯一浮木,也才有辦法趕緊接出仍處戰地的家人們。這是一種「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概念,同時也點出普世對戰亂的恐懼感。

然而,這份原本溫馨的師生情在《我不是教你詐》結尾卻有一個巨大的反轉,柯曼達瑞夫精心設計的開放式結局,分別向劇中角色、劇外觀眾的道德面和純潔人性提出了戰帖!我覺得這部電影不只讓我認知了詐,更使我墮入思考的深淵,在同情與批判兩端遊移不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